李及秀都沒法搞清楚羅剎國在哪兒。
就拿明代的科舉來說,雖然會試靠的是八股文,但殿試必然考的是實際問題。
比如朱元璋的殿試,就考過如何對付元朝殘餘勢力,狀元卷給出的答案是屯田實邊、步步為營。又比如楊慎中狀元的卷子,正值劉六劉七起義,殿試考的是如何防止、平定民亂。
嘉靖皇帝有一次殿試更實在,直接問怎麼給皇帝理財,原因是他的錢不夠用了。
新榜會首張守約,略加思索,提筆就答:“臣對日:三代之時,天下即為中原。秦漢之時,天下方為今之中國。而今之時,天下必為四海諸國。何異也?上古三代,舟車不便,行百里便稱遠足;農耕不興,治萬人已是不易。當今之世,揚帆蹈海,一去十萬裡,經年可達也”
“譬如西班牙者,歐陸小國,殖民阿美利加,擒土民為奴,攫金銀無數。又如荷蘭者,撮爾之邦,以商為政,臨四海而稱霸“
“我華夏中國,禮儀之邦也,自不與蠻夷相同。然不可不謀萬世,閉門九州而自大,當放眼四海而治政。周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化蠻夷以為國民。古之東夷、西狄、南蠻、北戎,今皆為國人也“
“域外番邦,不服王化者,皆當教化之。去載興師,廢琉球國而置縣,臣已知陛下之心也。此國君臣,陽奉陰違,上欺聖主,下殘黎民。我大同中國,理當討伐,施仁政於其民,此亦仁義之舉也。百年之後,琉球百姓,便如古之夷狄蠻戎,因教化而為我華夏子民…“
張守約五歲開蒙,讀過幾年私塾,又讀小學、中學、大學。再加上生在廣東沿海,長期聽聞海外事情,現在又經常看報紙瞭解國策。他的思路,竟然跟趙瀚高度一致。
(前幾天痛風,手腳一動就疼。唉,今後不能喝啤酒、喝肉湯,不能吃海鮮、內臟、豆製品,連小龍蝦也不能吃。感覺人生失去了意義。)
為你提供最快的朕更新,667【殿試】免費閱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