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就會以福報來回應人類。自然會雨順風調,人民安康、物產富足,決定不致於常常降下水災、旱災、瘟疫、蝗蟲,以及颱風地震等災難。而且能夠盛世太平,年景豐裕,人人安居樂業。再加上慈悲祥和、仁義禮讓,人們互相學習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就算有一兩個愚痴頑劣之人,也一定會轉化為良善之民。
如矜樑上之君子,一方永絕竊賊。賙匿室之偷兒,此後遂成善士。古人仁慈為政,真誠愛民,尚能感化異類。如虎不入境,魚徙他方等瑞徵。載諸史冊,不一而足。果能各以慈善相感,斷不至常有土匪刀兵,蹂躪劫掠等禍。
比如憐憫躲到樑上的“君子”,以此德行感化得這個地方永遠沒有竊賊。救助藏匿在屋內的小偷,以此德行感化得他以後就變成良善之人。古人以仁慈心為政治國,以真誠心憐愛人民,尚且能夠感化異類畜生。例如老虎不進入其境內,鱷魚遷移至他方等等這樣的祥瑞徵驗,在不同史書中都有記載,不只是一兩項而已。如果人們真的都能以慈悲善心來互相感化,則絕對不至於常常有土匪刀兵、蹂躪摧殘、搶劫掠奪等禍害。
然人之氣稟,萬有不齊。天機深者,自能恪遵道義,以盡為人之分。其有宿習濃厚,障蔽性德。以至心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行,每與道義相悖。然由聞其福善禍淫之理,及見其善惡報應之事,未有不戰兢惕厲,以自修省,冀其獲福而免禍者。
然而,由於人們稟受天地之氣,萬別千差。天生根機深厚者,自然能夠謹遵道德仁義,以盡到做人的本分。如果有宿世惡習濃厚者,惡習障蔽了他本有的性德,以至於他心裡想的,嘴裡說的,身體做的,每每都與道德仁義相違背。然而,他果能聽聞到“修善獲福、造惡得禍”的道理,以及見到一些善惡因果報應的事實,則沒有不戰戰兢兢,自我反省,希望能獲得福德而免於災禍的人啊。
是知天地以福善禍淫,為攝持人民悉遵道德仁義之大權。聖人本天地之心,以行教化。以故惠吉逆兇,五福六極,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之說,屢見於經。其所以感發人之善心,懲創人之逸志者,至深切矣。然則因果報應之吉凶禍福,乃道德仁義依違真偽之實驗也。既知其實驗,則欲為善而益加奮勉,必底於成。欲為不善而遂生恐懼,有所不敢矣。如是則提倡因果報應,乃仰承天地聖人之心,以成全世人道德仁義之性德也。
由此可知,天地以“修善獲福、造惡得禍”作為攝持人民全部遵行道德仁義的大權巧之法。聖人本著天地正道之心,施行教化人民之事,所以說“惠吉逆兇、五福六極、作善事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等等言說,常常能在經書中看到。這些言說能夠感動觸發人們的善心,能夠懲治摧折人們放逸的心志,是極為深入透徹啊。那麼因果報應的吉凶禍福之事蹟,乃是道德仁義依循或相違、真實或虛偽的實證啊。既然知道其有真實驗證,那麼想要行善之人則必能夠更加勤勉,必定能夠達到道德成就。想要造惡之人也會因此而生起恐懼,便不會恣意妄為了。這樣看來,提倡因果報應之說,就是仰承天地聖人之心,來成就人類道德仁義的性德啊。
(譯者按:1 、五福: 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彼好德,五曰考終命。五福:一者長壽,二者寶貴,三者身康心寧,四者好善積德,五者命終善好。
2 、六極: 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六極:一者凶死、短壽、折壽,二者疾病,三者憂愁,四者貧窮,五者做惡,六者無能。)
若以因果報應為渺茫無稽,不但違背天地聖人之心,自己神識,永墮惡趣。且使上智者不能奮志時敏,聿修厥德。下愚者無所忌憚,敢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