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力量將血液泵到人類的上半身。於是,太空人上半身的血壓總是過高,感覺就好像被倒掛起來。而腿部由於血壓較低、血量較少而變得很細。
同時,太空人的骨骼肌肉系統會逐漸退化,甚至還會發生失去方向感和免疫力降低等症狀。
解決所有這些由重力變化導致的生理失調,根本上講,還是需要創造出&ldo;人工重力&rdo;。
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可以透過艙體高速旋轉和加速度運動來實現。
但在在他們這些計劃建造的飛船中,由於成本和能量的限制,如何做到這一點還需進一步驗證,也就是通常說的不考慮。
所以目前,他們計劃中的火星太空人所能做的預防身體機能失調的方式,就是加強運動和吃藥。
但是這和經常說的多喝熱水沒多大區別。
經常這麼長期的太空旅行,等飛行器降落到火星之後,等待他們的第一件事可能不是站在火星的土地上歡呼,而是考慮怎麼正常的走出艙門。
除了這個,還有太空人自身的心理問題,這也是長時間的太空旅行中最不可判斷的一項,也是一個最不穩定的環節。
長時間的遠離地球、通訊之間的極大延遲、狹小的空間、每天的長時間強制運動、忍受病痛的折磨等等,眾多的困難每天挑戰著航天員的神經。
而且在沒有休眠倉技術的時候,所有成員都必須醒著,然後每一天都要經歷這些,時間一長不出毛病才怪。
如果是商業公司的商業行為,那麼為了照顧乘客,提高乘客的乘坐感受,儘可能的提供一些娛樂裝置,來緩解這種心理壓力。
但是如果是國家行為的話,尤其是初次火星登陸計劃的話,那就不好意思了,多數的情況下就是……忍著。
好在國家機構的航天員都是經過精心選拔和培養的,心理素質絕對過硬,應該是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