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業焉。覺師纘承舊緒,即欲速成其事。但以工程浩大,獨力難成。擬募闔鎮善信共襄勝事。祈予作序。
尚未開工,正好普陀山覺三大師到來,一見面就覺得志道相合。(園林大師)立即將寺中諸事託付(給覺三大師),而自己則放下萬緣,專修淨業。覺三大師則繼承未完的事業(工程),想盡快完成這個工程。但因為工程浩大,緊靠自己的力量難以完成。打算招募全鎮的善信共同完成這件勝事。請我來做序。
予常痛念近世殺劫之慘,欲挽無力,因彼之請,觸動予懷。遂將吾人與物類之本具真心,及隨業升沉,並殺生護生之現未果報,撮略言之。冀諸位檀越,同發善念,同捐淨資,俾此舉速得成功,庶物類悉皆得所,其功德利益,無量無邊。豈特現世萬禍冰消,千祥雲集,而未來世之銜恩報德者,正不知其幾千萬億也。
我常常痛念近世殺劫的慘烈,想挽回卻無力,因為他的請求觸動了我的心懷。於是便將我們人類與物類本來具有的真心,以及隨善惡業力升沉,還有殺生護生的現世未來果報,簡要述說。希望各位檀越,同發善念,同捐淨資,使此善舉速得成功,各種物類各得其所,其功德利益,無量無邊。豈只是現世萬禍冰消,千祥雲集,而未來世的感恩報德者,真不知道有幾千萬億啊。
(典故:
【澤及枯骨】恩澤施及死去的人。形容恩情深厚。周代史書上記載:文王有一次在野外行走,見到一些枯骨散落於田野間,暴露未被掩埋,便叫左右隨行人員去把枯骨埋掉。隨行的左右說:“這也不知是誰家的屍骨,大概已經無主了。”周文王說道:“天子有天下,就是天下的主;諸侯有一國,就是一國的主。這些枯骨暴露於我周國之野,我是周王,當然是這枯骨的家主,自然應該由我負責掩埋。”左右聽此一說,便趕緊去將枯骨掩埋了。 天下的諸侯聞聽周文王能行如此仁德,都說:“西伯對於死人屍骨尚且如此恩德普施,更何況對於活著的人了。”
【簡子放鳩】我國最興盛的朝代是周朝,出了很多賢人,當時五霸強七雄出,那個時候的諸候,每年的正月元旦那天都要捉了很多斑鳩來飲酒食啖,當時列國的趙子於元旦的時候,就把斑鳩鳥全部買下來放生,有人就諫正他說:你這樣定期於元旦,只一天放生的辦法不徹底。趙簡子聽人諫正很有道理,即時下了命令禁止捉斑鳩鳥,徹底嚴禁任何人殺害,並且獎勵放生.
【子產畜魚】春秋時代鄭國賢大夫,公孫僑,字子產。心地仁厚,孔子稱讚他:“有仁愛之德古遺風,敬事長上,體恤百姓。”當時列國橫爭侵擾,而鄭國能以保持內政穩定,民生安樂,首賴子產輔政有功。每當有人贈送活魚給子產,子產從來不忍心,以享口腹,而使活生生的魚受鼎俎烹割痛苦,總是命人把魚畜養在池塘裡,眼見魚兒優遊水中,浮沉其間,子產心胸暢適,不禁感嘆地說:“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由此可見子產的仁德普及物類,不只是民吾同胞,事實已擴大到物類了。觀察以上事蹟,可知愛惜物命,放生善舉,並不只佛教提倡,儒家聖賢君子,也是遵守奉行的。
【隨侯濟蛇】隨侯往齊國,路見一蛇,困於沙磧,首有血出,以杖挑放水中而去。後回至蛇所,蛇銜一珠向侯,侯不敢取。夜夢腳踏一蛇,驚覺,乃得雙珠。
【楊寶救雀】:楊寶幼時,見黃雀為梟搏墜地,復為螻蟻所困,取而畜諸笥中,給以黃花,痊乃放去。夜夢黃衣童子拜謝,贈玉環四枚,曰:“我王母使者,荷君濟命,願君子孫潔白,位列三公,亦如此環矣。”後四世貴顯。此三則見蓮池大師的《戒殺放生文》)金陵三汊( ch à)河法雲寺放生池疏
金陵為文獻之邦,素稱佛國。其地之人,多有大乘根性。以大法東來,百七十餘年,只在北方。至吳孫權赤烏四年,康僧會尊者,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