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點。
。 想看書來
總統盧武鉉和外交部長官潘基文(2)
因為這次事件,外交部長官尹永寬和北美局局長魏聖洛被解職。2004年1月16日,潘基文助理作為救援投手被起用。盧總統做出這樣的決定,完全是出於安定動搖的青瓦臺外交秩序,穩固韓美同盟關係的考慮。
青瓦臺公開了題為《提拔潘基文長官的背景》的報道資料。
“潘長官具備穩定和改革組織、加強和聚集參與政府的外交力量的能力,希望他能以友邦的信任為基礎,圓滿地處理當前的懸案。”顯而易見,外交部的改革和韓美同盟是這次人選的標準。另外,青瓦臺還說,“潘長官能夠以對參與政府的充分理解為基礎,在國際舞臺上發揮外交力量”,體現了盧武鉉總統對他的信任。前長官尹永寬解職觸發的“自主外交”論爭在國內外引起了超出預期的負面反應,容易傳達給布什政府以錯誤的資訊,這也對盧總統的選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即使在外交部對美陣線,潘基文也是屈指可數的美國通,盧總統正是充分考慮了這樣的事實。多年以來,潘基文往返於北美局、駐美大使館、青瓦臺,擔任了包括北美局局長、駐美公使、青瓦臺外交安保首席秘書官等重要職務,除了美國,他與日本等國的外交官也有著堅實的人際關係,在周邊國家都享有很高的評價。
接到長官任命狀之後,潘基文最先著手的工作就是平息“自主外交”風波。當時,青瓦臺首席人事秘書官鄭燦龍提到了這個說法,很快就發展成為國際性問題。
鄭燦龍秘書官在公佈前長官尹永寬的解職命令時,批判了“不能進行自主外交”的說法,從而引起了爭論。
根據青瓦臺的主張,“外交部的部分職員擺脫不掉過去的依賴性對外政策,從而不能充分理解參與政府提出的新自主性外交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方向”。過去五十年來,韓美同盟關係已經成為韓國外交的主幹,而青瓦臺的說法明顯是在標榜改變韓美同盟關係的意志。《華盛頓郵報》等外國主流媒體把“自主外交”翻譯為“獨立外交(Independent foreign folicy)”,從而在同盟國美國內部引起了敏感的反應。
當時,青瓦臺和執政黨異口同聲地評價說,盧武鉉總統的自主外交樹立了韓國的自尊心,創造了韓美之間的水平關係。同時,還能起到牽制盼望朝鮮體制崩潰的新保守主義者的作用。
但是,也有很多人做出了否定性的評論,自從人類進入21世紀,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呼籲自主外交了,從長遠來看,盧武鉉政府的自主外交構想很難成立。特別是對於盧總統的對美自主外交,外國媒體和外交安全專家們的反應除了保留就是批判。美國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CSIS)的前任研究員戴裡克·米切爾甚至說:“如果說美國挑起事端,韓美關係出現裂縫,這正是朝鮮的願望。”
潘基文深知這種情況,面對秘書事先準備好的就職演說稿,乾脆不念“自主”這個單詞,直接越過。就職儀式之後,潘基文會見記者時同樣遇到了關於自主外交的問題,“首席人事秘書官鄭燦龍好像只是說出了自己的認識和印象。他不是外交專家,只是單純在公佈人事命令的場合說了那樣的話”,實際上婉轉地迴避了鄭燦龍的越權或失誤。
同時,潘基文提出了均衡的實用外交概念,並做了這樣的定義,“使我們追求的目標和價值與其他國家相互協調,做出柔軟而實用的選擇”。
鑑於政府外交安保組分為自主派和同盟派的現實,潘基文的意思是保持平衡,追求國家利益。潘基文發表消除自主外交論爭,重視同盟關係的立場,美國對此表示肯定。就任外交部長官之後,潘基文訪問美國,並得以與布什總統會談,也是出於這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