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六個區,都是原來的租界,其中常寧區、經安區兩個區屬於法國租界;浦陀、柞北、鴻口、羊浦等四個區,屬於公共租界,也就是英國和美國的地盤。
其中的浦陀和柞北,基本上是美國的租界;而鴻口和羊浦則屬於英國。
真正有意思的是八個郊區縣。
這八個郊區縣在真實歷史上是經過漫長的歲月以後,才歸屬尚海的,但是現在被麥軻一步到位了。
最好笑的是他找的藉口。
麥軻把那些佯攻尚海四門的八營外地滿清援兵也給吃掉以後,就和給他打工的原清軍統帥吉爾杭阿合謀,要坑那兩個出兵來援的兩個省,也就是姜蘇和哲江。
吉爾杭阿現在賣身給麥軻五十年,麥軻讓他幹啥就必須幹啥!
於是,他還是以滿清軍統帥的名義,給兩省的軍事長官寫信,轉達天軍的命令。
信中說,由於在尚海義軍舉世期間,你初非常不當地派兵來尚海,給義軍造成嚴重的損失,或以必須對勝利的義軍予以補償!
索要久的補償共有兩項。
其中之一,就是軍費的損失。這是一次行的短期的賠償,每家五十萬兩銀子。
另一項,就是用久的補償,兩省各需要給義軍土地若干,為了方便起見,就把下面所列各縣,連同土地、人口,建築物等等全部交給天國。
其中姜蘇一聲要交給尚海的各縣就有:敏行縣、保山縣、佳定縣、津山縣、嵩江縣、輕浦縣、豐賢縣、重明縣。
後來經過多輪的討價還價,兩個省分別屈服,但是在賠償上。別原來要求的要少。而且次採用的賠償方式有所不同。
其中姜蘇省是割地不賠錢;而哲江省是割地不賠錢。
就這樣,把麥軻名單上說列士的各縣,再加上潢浦江東一大片荒,面積一百多平方公里。都轉交給了天國義軍。
哲江呢。因為他們注重長遠效益。堅決拒絕割地,但是在給錢上倒顯得又靈活又大方。
最後,麥軻從他們那裡獲得一百五十萬兩銀子的賠償。
麥軻當然不缺這一點兒錢。但是確實把哲江省的財政盈餘給搜刮一空。
更可悲的是,這麼多錢花了,他們期望的於天軍長期和平共處,卻沒有實現。
因為不到半年,整個哲江都被天軍攻陷。
其實,姜蘇那些縣境,割讓給天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走過場。
在談判之初,天軍已經趁熱打鐵,把這些縣城都給包圍了,如果姜蘇不同意,這些天軍戰士分分秒秒都能打下來。
主事的姜蘇省官員在這種情況下,就來個順水推舟。
割讓的訊息傳達到這下地方,絕大多少守土的清軍,趁機投降了天軍。
只有最南和最北兩個縣,津山縣和重明縣,守軍拒不投降。
天軍哪還有什麼客氣,立刻發起進攻,天不移時,就解決了戰鬥,縣城被攻破,只有極少數殘兵敗將逃跑。
著這些逼宮和戰鬥中,天軍的新型特種部隊,發揮了很大作用;麥軻也利用這些規模不大的戰鬥實戰練兵,為今後大規模作戰積累經驗。
現在,天軍已經有了三支原素特種部隊,他們分別是水源素、火原素、木原素,各有一個原素營,每營三千人。
本來麥軻在主要的戰鬥結束以後,就要走人,結果尚海面臨的兩大任務有留住了他的腳步。
這兩大任務就是建立政權和建設城市。
奪取了八區八縣,地盤和人口有了,但是到底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政權形式,麥軻還沒有最後定。
政權形式,又直接關係到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是在原有城市上修修補補呢?還是脫離據城市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