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戰士,這首歌是我們司令員專門為我們創作的戰歌。”聽到政委同意自己的請求,張婷連忙點頭保證。
聽到李延平的話,以及正一臉興奮的看著自己的眾人,楊震不禁汗了一個。他沒有想到,自己剽竊的這首軍歌會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便是一向穩重的郭炳勳也是一臉的興奮,嘴裡面不住的在哼著。
不過心虛歸有些心虛,但楊震卻知道,這首激昂澎湃、氣勢雄渾的軍歌只要是心中但凡有一點熱血之人,尤其是對於軍人來說,聽了沒有幾個會不喜愛的。
等興奮勁頭還沒有過去,聽到李延平同意自己將這首歌曲作為部隊的軍歌后,興匆匆跑出去執行政委命令的張婷離開之後,李延平笑著對楊震道:“司令員,我還真沒有看出來,你會寫歌。”
“這首如此激動人心,表現了我們抗聯部隊的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戰鬥精神的軍歌你是怎麼想出來的?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真是好詞,聽起來就讓人熱血澎湃。”
“尤其是這幾句,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直到把侵略者消滅乾淨。好,好,簡直是太好了,簡直太貼切了,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神來之筆。把我們隊伍的性質表現的淋漓盡致。”對於楊震剽竊的這首軍歌,看的出李延平是真心的喜愛。極為少見連用了數個好字來形容。
李延平的話音落下,一邊的郭炳勳也有些興奮的道:“是啊,司令員。這首軍歌氣勢磅礴,但從激憤人心,鼓舞士兵的戰鬥熱情來說,可以與法國大革命中那首激勵了無數法國人鬥志的《馬賽曲》一比,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更勝一籌。”
對於兩人的稱讚,楊震只能搖頭苦笑不已。想想在與中央音訊不通,無法將此歌釋出出去,搶先取得冠名權的情況之下,等明年延安那邊出現詞曲幾乎一模一樣的歌曲,楊震心中不由的一陣陣惡寒。
畢竟這首歌曲的原創作者現在都在那邊,而且這首歌曲的前身《八路軍進行曲》更是在明年就要問世了。到時候,兩支曲子幾乎是一模一樣,詞也大同小異的歌曲放在一起,真不知道該說是自己剽竊了人家,還是人家剽竊了自己。
相對於楊震的無言苦笑,剩餘的幾個人卻皆是表現的興奮不已。尤其對於身為李延平來說。曾留學蘇聯的李延平自歸國之後,一直身為軍事幹部。雖自薦任政委,但其對於政治工作水平遠不如關內那些老八路部隊中,早已在中**隊獨有的政治工作中打熬了數年的政委那樣得心應手。
他日常其政治工作方法多生搬硬套在蘇聯學習的經驗,很多的時候都有些力不從心。雖然楊震與他講起過關內八路軍的政治工作方式,但畢竟沒有親身經過的他,執行起來總是磕磕絆絆。
加上楊震也沒有親身經歷過這個年代**的政治工作,其所瞭解的大多都是後世從書上看來的。而他自己無論在前生還是後世都是地道的軍事幹部出身,對政治工作本身又不擅長。所以很多東西講的也似是而非,抽象的多,具體的少。實行起來倒是很多的時候,都不是很順利。此時部隊能如此團結,與其說是政治工作得力,還不如說是楊震個人威信所致。
此時雖然身為政委,但對於作為自己本職工作的政治工作卻總感覺有些吃力的李延平聽到這首激昂的歌曲怎麼能不興奮?雖說對於政治工作多少有些力不從心。但畢竟留學蘇聯,與蘇軍有過很多接觸的他也知道,一支好的軍歌對部隊計程車氣,尤其在很多關鍵時刻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一支好的軍歌甚至可以成為自己今後工作中的助力,所以李延平對於這首歌曲還是相當喜愛的。
當興奮勁頭過去,知道單單憑藉一首軍歌不夠的李延平對楊震道:“司令員能創造出這麼好的軍歌,想必也很喜歡音樂。我當年留學蘇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