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純粹的探討目前,關於截骨矯形這個創傷外科比較前沿的手術研究的,一些小技巧之類的。
方雲也算是漲了見識,雖然沒有存在感,可收穫不小。
其他的時間,方雲要做的事情,並不多。
偶爾手術,天天管床,時刻學習,一直科研。
九月中旬,方雲終於是把自己搞的一個小通路ldh分子與骨肉瘤侵襲轉移這個方向的基礎實驗都做完之後啊,把資料蒐集了起來。
林鑫在側,一邊開始清理細胞實驗臺的殘骸,一邊問:“方老師,我們的這個小課題方向,是不是就可以暫時結束,然後用這些資料一邊發表文章,一邊寫標書了啊?”
林鑫屬於是融入了方雲的小跟班角色,其實也就是相互幫忙的小兄弟。
“嗯,先成稿一篇基礎實驗的文章吧,不然的話,沒有這方面的積累,想要申請課題難度太大。”
“別人都未必肯相信自己能夠完成申請的課題專案,發表的文章,就是至少給了對方信任你至少可以不論結果的完成。”
方雲目前已經略微通透了課題和文章,具體是怎麼回事。
雖然才剛起步,但也覺得還好。
“方老師,其實如果評委們能夠進實驗室,看到方老師你的操作水平的話,肯定是毫不猶豫地就會把課題交給你做了。”
“就連我們實驗室實驗操作水平最好的廖樂樂,都說方老師你目前的操作水平,已經快趕上他了。”林鑫咂舌不已。
方雲的年紀是大,但是方雲掌握的技能不是從很久之前就精通的,而是慢慢進步的,而且這進步的速度,在實驗室裡,無人能及。
首先專業型博士研究生敗下陣,現在就連學術型博士師兄,也是感慨不已。
“這怎麼可能?”
“慢慢學吧。”
“安教授對小林你很看重,直接劃給了你八萬塊錢練手實驗操作,果然是親生的呀。”方雲開著玩笑,並不嫉妒。
自己和安陸明不是師生關係,安陸明教授能夠自己錢做實驗,就已經是人情了。
他給自己的學生再多,那也是他自己的東西。
“方老師,其實這筆錢。”林鑫回頭、轉頭等動作一體。
“您還能不理解麼?”
林鑫暗示,老實巴交地壓低了聲音:“就是給方老師您的啊,只是以我的名義。”
“不管怎麼樣,至少名義上是給你的,我就是沾了你的光啊。”
“哦,對了,你覺得ldh和哪一條rna,關聯起來,是在骨肉瘤裡面最好的。”方雲問林鑫查資料的水平。
他自己也查過,心裡已經有了預案,但還是要看看林鑫的成果怎麼樣。
:()我在醫院掛機升級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