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斷裂取俯臥位,無需再議論,這是大部分外科醫生都會知道的事情,不管是否創傷外科的醫生。
龍泉主任在讓方雲主刀後,並未再進行其他的解釋,也沒幫忙選擇切口。
方雲就主動道:“龍主任,那我就根據教材上推薦得比較多的,作跟腱內側切口開始探查了啊?”
龍泉點頭:“接一下電刀。”
電刀是有正負極的,這家醫院雖然小,但是最基礎的電刀還是有準備的,不然術中止血會相當麻煩。
方雲並未客氣,提前就知道了跟腱已經完全斷裂,且跟腱的近端已經回縮,方雲直接做了一條長約12的跟腱內側大口子!
這個時候,就不要怕手術切口大了,一刀把口子做大一點,方便術中把回縮的跟腱給掰回來。
俗話講胳膊擰不過大腿,但是要擰過跟腱的肌肉回縮,也是需要極大力量的,這時候若是為了美觀考慮,做一個小口子,做的時候,會讓你懷疑人生。
方雲沒什麼高熟練度的跟腱縫合操作水平,龍泉等人對此也沒什麼研究,就按照基礎方案來做,沒什麼好糾結的。
跟腱內側的面板,只有面板層、皮下層以及筋膜層,再無肌肉覆蓋。
且,方雲還知道,這個區域性的面板血運,並不十分順暢,因此,基於這一點面板特點,就不要為了顯示自己紮實的切開基本功了。
若是再用電刀直接在皮下電灼幾下,讓區域性的血運壞死,那術後傷口延遲癒合與不癒合可就等著你。
類似的事情,在做跟骨骨折手術時,也比較常見。
這就是理論範疇,之前的方雲沒什麼事做,不就只能看書了,看書就是看這些東西。
銳性切開了面板、皮下組織以及跟腱的腱鞘後,將皮瓣以及腱鞘一起翻轉至外側,並直接用無菌鹽水墊覆蓋,汲取滲出的鮮血。
“電刀來止下血吧?”杜林泉上臺後,龍泉對他如此吩咐。
而方雲卻抬頭建議:“龍主任,這個手術的創面不算很大,要不術中就不止血了吧,患者本來失血量也不多,就這麼臨時壓迫止血。”
“手術結束後再縫合止血,最好是把區域性的血運保住,跟腱斷裂術後,易發傷口不癒合。”
熟練度不高的情況下,方雲只能透過各種方法,來降低術後的併發症發生機率。
畢竟,方雲還依稀記得,在跟腱術後,因傷口延遲癒合或不癒合導致的瘻管發生、感染機率,高達百分之三左右。
能避免儘量避免。
“好,聽你的,你是主刀。”龍泉也就讓杜林泉先把電刀給放在一邊。
暴露好後,方雲立刻觀察跟腱斷裂的殘端,附著於跟骨,殘端屬於撕裂型。
“龍主任,這個患者是跟腱止點上方25左右的完全斷裂,斷裂呈斜行,近端回縮大於5,屬於是撕裂型跟腱斷裂。”
“我們用bunnell絲線縫合法吧?”方雲如此建議。
來之前,方雲給龍泉講過,跟腱斷裂的bunnell縫合分為鋼絲縫合法與絲線縫合法。如果是止點撕脫,則用鋼絲縫合法,類似於重建。
如果是中間撕脫,則用絲線縫合法。
“好,你繼續。”
“拿兩把血管鉗來,我們把跟腱回縮端找到!”龍泉對此刻兼任器械護士的本院一個小醫生吩咐。
對方立刻遞來止血鉗。
方雲和龍泉接過了止血鉗後,再次確定了一下跟腱斷裂的近側端,如刷狀緣,與之前方雲說過的撕裂性斷裂很是相似。
一一捋清之後。
稍微打磨一下殘端,把壞死的纖維絲狀物剪掉幾乎對齊之後。便讓患者的足位於極度背伸位,使得肌腱的肌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