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光武帝”號在二十五日夜間,基本失去了航行能力。
更要命的是,因為被炸燬,所以只能由隨行的巡洋艦提供電力,帶動航母的抽水機工作。
在李向龍命令艦長放棄搶修工作,讓官兵撤走的時候,“光武帝”號已左傾十度,飛行甲板離海面不足兩米,機庫已經被淹沒了。即便沒有棄艦,“光武帝”號也很有可能在二十六日沉沒。
損失了一艘艦隊航母,讓李向龍非常痛心。
更重要的是,“光武帝”號是留艘航母中,除“秦始皇”號之外,唯一按照艦隊期間標準建造的一艘。
另外四艘航母,都不具備充當旗艦的能力。
後來,為了彌補這一損失,“漢武帝”號還返回江南造船廠接受了三個月的改裝,增添了旗艦指揮裝置。
“光武帝”號也是中國海軍在這場大戰中,損失的第一艘艦隊航母。
只是,這場海戰,中國海軍依然取得了了不起的勝利,除了全殲美軍第一航母大隊,擊沉了“列剋星敦”號、“薩拉託加”號與“突擊者”號三艘航母之外,還沉重打擊了美軍的艦載航空兵。
根據中國海軍的統計,在這場分兩次進行的海戰中,總共擊落了二百二十七架美機。
當然,美軍的實際損失並不止這麼一點。比如,在第一航母大隊,就有近百架戰機跟隨航母一同沉入大海。
事實,最大的損失還不是艦載機,而是艦載機飛行員。
要知道,培養一名艦載機飛行員,要比培養一名空軍飛行員困難得多,而且培養飛行員需要的不僅僅是經費,更需要時間。
可以說,在大戰中,最不能損失的就是高技術人才,特別是優秀的飛行員。
在對日作戰結束之後,馮承乾就向李向龍提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保護飛行員為主。為此,中國海軍專門成立了飛行員營救部隊,而且在每一場戰鬥結束之後,首先做的都是搜尋與營救落水飛行員。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這場海戰中,總共有三百二十七名飛行員陣亡與失蹤。
此外,還有近百名飛行員因為受了重傷,從此喪失了飛行能力。
這意味著什麼?
參戰的時候,美國海軍的飛行員總數不到一千人。也就是說,一場海戰,就讓美軍損失了四成以的飛行員。即便把預備役部隊的飛行員、以及緊急徵召的退役飛行員算,也損失了將近兩成的飛行員。
相對而言,中國艦隊的損失就小得多了。
在這場海戰中,中國海軍只有七十四名飛行員陣亡或者失蹤,還有二十一名飛行員因傷殘失去飛行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飛行員的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兩千,還有近一千名飛行員即將服役。
按照比例計算,中國海軍只在這場海戰中損失了百分之三的飛行員。
顯然,中國海軍的損失輕得多。
也許,在下一場海戰中,飛行員損失的差別體現不錯來,畢竟雙方都有規模龐大的飛行員隊伍,但是日積月累之後,其產生的影響就不可忽視了。可以說,到大戰後期,正是因為美軍的飛行員損失極為慘重,才導致美國在建造出了足夠多的航母、足夠多的戰機後,依然無法與中國海軍抗衡。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認識到了飛行員的重要性。
在公佈戰果的時候,中國當局就沒有提到雙方飛行員的損失情況,而是著重強調擊沉三艘美軍艦隊航母,而且其中兩艘還是世界噸位最大的艦隊航母的事情,並且宣稱中國海軍已經奪取了珊瑚海的制海權。
只是,美國並沒有承認失敗。
按照美國當局的說法,除了在海戰中擊沉一艘中國海軍的艦隊航母之外,還成功把中國艦隊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