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鑲上木板,加底圍成長方形的桶,頂上有兩塊木板伸出立柱,做成耳朵狀,便於拖動;在桶底上再加上兩根20厘米高、如雪橇般弧形木條,便於拌桶在稻田裡拖動。
一個小小的四邊形木架中間插上幾根木條做脫粒工具。
接著用八根細木條綁著塑膠布後,賈棒梗把這八根木條插在桶壁三側,形成一個圍三闕一的收割工具。
在賈棒梗的親力親為下,下午他把拌桶和圍席、脫粒架扛到稻田,一個人開始給大家演示。
雙手抱稻穗,使勁兒揮下,滾動稻穗,手向前一抖一送,大量的稻粒就落在了拌桶內;接著揮第二下,再翻動再上抖禾穗,再揮打,直至稻稈上無穀粒。
張忠民畢竟是武林高手,很快學會了,他倆配合挺默契的。
男人們見他們玩的特好,於是紛紛下田一試。
有個順口溜描述得就比較好:“四四方方一座城,將軍執禾來攻城。嘭嘭嘭嘭輪換攻,無數稻兵進了城。”
賈棒梗見有些男子揮動的太高了,把稻粒都從頭頂甩出拌桶了,便指導他們稻穗不能揚過頭頂。
實在有人沒學會,那就運輸脫好粒的稻穀。
賈棒梗實在沒想到咱們昌平的稻穀是早熟粳稻品種,脫粒性好,為小麥種植騰了地和時間。
秦湘茹雖然文靜內向,卻是一個內秀之人,她放下鐮刀,抱起稻把,跟賈棒梗學習起來,很快上手。
學會就行,賈棒梗可不想讓他小姨像一個男勞力一樣幹活,累壞了身體。
當晚賈棒梗就在空間裡的湖邊,做了一畝稻田,先用溫泉水浸泡稻種,再進行寬窄行直播。
星期二,賈棒梗的小製造居然把公社的人吸引來了,他們親手嘗試了一把,稱讚聲不絕於耳。
公社老大對賈棒梗說:“賈棒梗,沒想到你對農業如此有興趣,這小發明解決了大問題。”
“領導,您謬讚了,這收稻的工具是南方的,我是在哪本書上見過,依葫蘆畫瓢而已,沒什麼創新。這種工具在我們這兒的水稻品種上有用,但是在我們北方其他稻子上沒什麼直接用途,因為有些稻不容易脫粒。”
“棒梗,我們可以把稻子收割起來集中在曬場裡放一段時間,等它達到了脫粒標準,咱們再用這個工具來脫粒不好嗎?甚至可以不用圍席,兩面脫離,這東西值得推廣。”
賈棒梗見公社領導如此好說話,心裡在猶豫要不要把空間小麥的良種拿出來推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