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索,一篇流傳千古的文章,便在他的筆下流轉起來,筆下生輝,光華流動,有才氣瀰漫,靈光透紙。
這是一篇非常的有名的文章,叫做《諫太宗十思疏》。
講的是為君治國的道理,淺顯易懂,平白直敘,但是道理深刻,令人深省。
但其中的一些字,則是被楊晨修改了一下。
《諫列國君王十思疏》!
這個世界,有著千國林立,楊晨的這篇文章,必將流傳天下,被世人所知。
在楊晨寫這篇文章的題目的時候,眾多的讀書人都圍了上來,看到這個題目,都若是有所思,這是一篇寫給天下列國君王的文疏。
為君治國的道理,必然蘊含其中。
可是眾人,並不覺得,楊晨年紀輕輕,會有這方面的見識,畢竟治國平天下這樣的道理,不但需要豐富的知識,還需要竟然的智慧和閱歷。
提筆揮毫,一篇文章,出現在紙張上面,每一個字,都給人一種力透紙背,鐵鉤銀劃的感覺。
文章如下: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這一篇文章,充滿了智慧,和治國的道理。
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更是令人振聾發聵,猛然深省。
猶如警世鐘,令人猛回首,知今是而昨非。
文章的字數不多,也非常的好理解,很快便有著讀書人,把這一篇文章,用通俗的話,給其他的人講解了出來。
這篇文章的意思是,我聽說,要讓樹木生長,就一定要使它的根本穩固;想要河水流得長遠,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想使國家安定,就一定要積聚自己的道德仁義。
水源不深卻希望水流得長遠,根不牢固卻要求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使國家安定,我雖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明智的人呢?
國君掌握著主持國家的重大責任,在天地間佔有重大的地位,推崇皇權的高峻,永遠保持永無止境的美善。不考慮在安逸的環境中想到危難,戒除奢侈而厲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慾望。
這也就像砍斷樹根卻要樹木長得茂盛,堵塞泉源卻希望流水長遠一樣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開始做得好的確實很多,但是能夠堅持到底的卻很少。難道是取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