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北遼滅完後,
北遼大將耶律大石率軍西行,
公元1124年,率軍西行的耶律大石,到達可敦城(今蒙古國布林幹省青託羅蓋古回鶻城)建立根據地,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號“菊兒汗”,群臣又尊漢號為“天佑皇帝”,建元延慶,西遼正式建立。
而此時,經過多年的政治演變,
喀喇汗王朝汗桃花石族的兩大系已完全形成,
即長支阿里系和幼支哈桑系。
起初,王朝的統治權控制在阿里系手中,但玉素甫卡迪爾汗佔領喀什噶爾後,王朝的統治權轉到哈桑系手中。
公元1041年,伊卜拉欣用武力奪取布哈拉後,阿里系控制了河中地區,而哈桑系只控制王朝東部。
伊卜拉欣自稱桃花石·博格拉·喀喇汗,完全獨立自主,不承認東部喀喇汗為宗主。
於是在中亞地區形成了完全平行的兩個獨立王朝——東部喀喇汗王朝和西部喀喇汗王朝。
大約自1041年起,喀喇汗王朝正式分裂為二,
西汗為阿里後裔,通稱阿里系,領有河中地區及費爾干納西部,以撒馬爾罕、布哈拉為都城;
東汗為哈侖·卜格拉汗後裔,通稱哈侖或哈散系,領有怛邏斯、白水城、石城、費爾干納東部、七河流域和喀什噶爾,以八剌沙袞為政治、軍事都城,以喀什噶爾為宗教、文化中心。
公元1089年,塞爾柱王朝攻下布哈拉,
西部喀喇汗王朝從此在政治上成為塞爾柱王朝的附庸;
東部喀喇汗王朝在1130年,也曾一度表示臣服於塞爾柱王朝。
1124年,到達西域的耶律大石,曾經帶領少量部眾逃亡至東喀喇汗汗庭請求避難,
不料此時的東喀喇汗朝自顧不暇,
耶律大石遂聯合3萬回鶻族人,駐紮葉密立,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
更是在公元1132年,於葉密立城,登基稱帝,建立西遼。
公元1134年,東部喀喇汗王朝大可汗伊卜拉欣,同葛邏祿首領和康裡首領不和,發生衝突,請求耶律大石出兵支援。
耶律大石趁機發動政變,佔領八剌沙袞,作為自己的都城,
至此東部喀喇汗王朝勢力大減,轄地只有喀什噶爾、阿克蘇與和田地區。
而西部喀喇汗王朝,
從11世紀末、12世紀初起,已受塞爾柱突厥王朝(1038~1194)之挾制,
公元1137年,西遼大軍在和氈,擊潰西部喀喇汗王朝的軍隊。
公元1141年,九月九日,
西遼王朝與西亞的塞爾柱王朝,在卡特萬草原上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卡特萬之會戰”。
此戰之中,耶律大石協同後遼上將魏振興指揮東喀喇汗以少勝多,擊敗塞爾柱王朝,
西亞的塞爾柱王朝,戰後勢力退出了河中地區,
而西部喀喇汗王朝,則向西遼稱臣,
改換宗主後,西部喀喇汗王朝得以用附庸形式儲存下來。
卡特萬之戰擊敗塞爾柱帝國聯軍後,西遼稱霸中亞,威名遠播至歐洲,
附近的高昌回鶻、西喀喇汗國、東喀喇汗國及花剌子模先後臣服於強盛期的西遼。
至此,以耶律大石為首的西遼國,靠政變登上了中亞舞臺,控制了整個西域、中亞地區。
西遼,結束了西域、中亞地區紛爭擾攘百年的局面,創立了具有中華典章制度特色的大國。
不但制止了落後的遊牧部民對城市的侵擾,保障了社會環境的和平安定,輕徭薄賦,發展了生產,循俗施政,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