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了。”
宋渭南苦笑著道:“你怎麼來得這般早,我還沒有來得及看一看佛經。”
不雨川慢慢走到他的身前,瞧了一眼,道:“我記得,你年輕的時候很喜歡讀佛經,但又不敢讀。後來不懼怕世人眼光了,卻又不愛讀了。”
“——怎麼,現在又怕上了?”
宋渭南:“怕,怎麼不怕,怕去見閻王,怕被小鬼刁難,怕見到故人,更怕自己身後帶著一家子的鬼魂。”
他看向不雨川,“從前,我總笑話你孤身一人,不懂得人間極樂是天倫,如今我倒是羨慕你了。”
“孤身一人……倒也好,不用揹著如此多的人命。”
他喃喃道:“不雨川,我全家性命,還能保得住嗎?”
不雨川沉默,而後道:“我會盡力跟陛下爭取。”
他嘆息,“所以此事,到底是不是你做下的。”
“渭南,你不為自己想想,也該為你全家的命想想。”
宋渭南卻沒有回答,沉默不語了許久,道:“你信因果報應嗎?”
本以為不雨川會不信,誰知道他竟然點了點頭,“信的。”
宋渭南詫異片刻,便笑了,“我們雖然同朝為官,但我後來一直看不起你。”
“我對你,所知甚少。”
他喃喃道:“原來你也信因果報應啊。”
不雨川:“你信佛,我通道。”
宋渭南沉吟:“道法……只修今生麼。”
與他修來世不同。
他深吸一口氣,也站了起來,走到窗戶邊,貪念的看著窗外的景色,道:“如今,是不是我做的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陛下拋棄了我。”
他看向不雨川,“你說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五年前拋棄隨伯英,如今又來拋棄我……將來呢?”
他笑了笑,臉色難看得如同從鬼火之中走出鬼怪,緩緩道了一句:“你想為隨伯查出真相,就該去直接問陛下,而不是來問我。”
不雨川並不氣惱,也不動容,他只是靜靜的道:“陛下那裡,我自然會去的。你這裡,我也要問一問。”
“——宋渭南,是不是你做的。”
宋渭南聞言,再次沉默下來,再度開口的時候,依舊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道:“我和隨伯英是一塊從江南出來的,師從渝州書院。”
“我比他年長几歲,家世更好,但我們一見面,我就看他順眼,對他格外提攜。”
“他投靠了陛下,成為了陛下親信,我們都很高興。因為有他在,若是太子登基,至少江南之地的福澤還能多幾十年。”
“但是景泰九年,他突然就變了,他跟我說,江南再這般結黨下去,越國就亡了。”
至今如此,宋渭南還記得隨伯英來他面前說的話。
他說:“江南私田和奴僕太多,百姓太少,賦稅重壓,這般下去,一旦國之不富,天有災禍,便要讓百姓走投無路,只能減少賦稅。而國庫本就是那麼多,一旦江南減少,便要挪至北邊。”
“北邊本就窮苦,若是江南之地減少賦稅,北邊增加,一來養不起軍隊,二來北邊百姓也要走投無路。”
“兩邊百姓走投無路,勢必是要反的。”
“天下大勢,歷來分分合合,合有千百種,反則只有一種:官逼民反。”
隨伯英一臉沉痛,“而南邊計程車子眾多,一年比一年多,那就擠佔了北邊的學子官位,北邊不滿是小事,怕就怕……將來主弱臣強,陛下的命令也要駁回,成為陛下心裡的一根刺……”
“渭南兄,到那時候,怕是要伏屍百萬。”
他苦口婆心,“若是朝中都是江南渝州黨派,江南之地還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