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有十萬眾,其實外強中乾,本部堂喚李將軍來,便是為了告知此事。此前宣大已經派了一萬陝兵趕赴京師,李將軍趕到後,只須與宣大的一萬陝兵相互配合,與流賊周旋遷延,而不必決戰,如此不出旬日流賊必將潰散!”
來到這世上還沒有哪個文官主動示好幫忙的,就連孫承宗雖然是他的恩遇之人,說實話在骨子裡也和他距離甚遠。倒是這洪承疇,於他就好像一見如故般,千叮萬囑,究竟懷的是什麼心思?
說完正經事,洪承疇也不再多言,領著大軍北上絕塵而去。
崇禎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李信終於在流賊兵圍京師十餘日之後抵達。當京師守城的京營軍卒發現自北方而來的三衛軍旗號之後,立即急報入宮。
大明天子朱由檢得知這個訊息以後,心中大喜過望,連連道:“朕的驍將來了,還有何懼?”
滿朝文武聞聽之後亦是歡聲雷動,此前的悲觀陰霾氣息竟然一掃而空。這些京官們雖然鄙李信其人,但經過數次大戰之後,對李信的三衛軍實則充滿了信心。
而事實上,李信自出世以來,的確是每戰必勝,從無一次敗績!這還是一個給事中掰著手指頭一一列數之後,滿朝文武才恍然大悟的結論。
大明天子朱由檢一時間情緒高漲,精神亢奮,竟破天荒的下了一道令群臣匪夷所思,舉殿譁然的諭旨。
“百官隨朕親往德勝門,為朕的驍將擂鼓助威,看他如何大敗逆賊!”
第二百六十二章 城下之戰
“聖上乃萬金之體,切不可以身犯險吶!”
“請聖上三思……”
皇帝準備上城觀戰的話一說出口,便如在一鍋滾油裡滴入了一滴冷水,頓時滿鍋沸騰,大臣們紛紛出言阻止。
但是大臣勸阻的話聽在朱由檢耳朵裡,便直如蒼蠅在耳朵邊嗡嗡一樣,這些臣子們心裡是如何想的他還能不清楚?一個個都是隻圖自家安樂的傢伙,別看他們整天把忠君掛在嘴邊上,若是哪天大明亡了,一轉眼就能跪在地上奉別人為君父。
唉!朱由檢暗自嘆息,為什麼自己的臣子都是如此德行,倘若有一半能如李信這般忠於君事,這大明的天下何愁不太平,又何愁不能中興?
隨著他越想越氣憤,便與大臣較勁起來,執意要去城上觀戰,助威!
大臣們又是千般阻攔,朱由檢站起身來掃視丹墀下眾臣,心裡一一計數,這其中有多少人是真心憂慮朕之安危的,又有多少人是怕自家丟了性命?
“你們不去,朕去!”
說罷,袍袖一揮,徑自出了殿去,直到皇帝身影消失在門外,眾臣這才恍然,雖然都不想去,但是皇帝已經先走一步,他們若是不陪著,又豈是為臣子之道?
就算大臣們再不要臉,這點臉面還是得要的。
於是,皇帝親自騎乘御馬在御馬監武驤衛軍士護持之下往德勝門而去,大臣們也來不及乘轎,提著朝服緊跟在後面一溜小跑,累的上氣不接下氣。
待朱由檢大踏步登上城時,京營提督方正化早就得了訊息,由西城急急趕來。今日流賊主攻阜成門,因此在德勝門上只聞隱隱有喊殺之聲,卻不見戰陣廝殺。
朱由檢面露驚訝,連連問道:
“朕的援兵在哪?”
“萬歲說的可是李信三衛援兵?”
“難道還有別人嗎?”
一說起這事,朱由檢就滿肚子火,按理說京師有警,反映最快的應當是距離京師最近的宣府,而宣大總督洪承疇卻以蒙古韃子犯境為藉口,百般推諉。他再三催促之下才派了一萬兵過來,豈知也是隻看熱鬧,不動真格的。
“回萬歲,李信的三衛軍不載德勝門,在安定門,正與城外流賊廝殺呢!”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