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要記下來的。
“七年後,第二次工業**將發端,電力將得到廣泛應用,內燃機發明,汽車出現,無線電報將發明,化學工業的地位將得到確認。”
“後起的國家,於特定條件之下,兩次工業**有機會同時發生。”
他放下筆,就著燭光,又讀了一遍。
“老天!”他心中發出這樣的感嘆。
我真的需要時間。
還有錢。
(謝謝新舵主xuechao)
*RS
第十八章 國力
需要時間,當然只是一種感慨,畢竟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可以爭取,但不能創造。
需要錢,則是真真切切的要求,辦新政,辦洋務,沒有哪一項是離得開錢的,而眼下的中國,最缺的也是錢。
關卓凡不是經濟專家,但是作為一個學歷史的人來說,當然對歷史上的經濟問題,至少有粗淺的瞭解。如果讓他給現下的中國搭建一個嚴謹的經濟模型,他做不到,但單純的“說三道四”,還是可以講出一番道理的。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說現在的“大清國”,GDP仍是排在世界第一,甚至要佔到整個世界GDP的三成。對這樣的說法,關卓凡不敢苟同,因為根本沒有準確的資料可以支撐。同樣的,若說中國是排在第二,第三,亦沒有什麼嚴謹的統計來證明。
不過既然能進行這樣的比較,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單以“GDP——國民生產總值”而論,中國在世界上還可以排得上號,至少還有資格跟列強“一較短長”。
這很好,因為這至少有了一個起步的基礎,山高才能出猛虎,塘子大了,才能多養魚,四億人每人拿出一兩銀子,就可以把洋鬼子砸死。
問題在於,偏偏拿不出這一兩銀子——GDP固然不小,但剩餘財富或者說自由財富,仍是稀缺的東西,大量人口掙扎在溫飽線甚至是生死線上。
對於這樣的情形,關卓凡有一個簡單的比喻,拿中國和英國,比作兩個村子。
中國村有一百個人,每人每天可以生產出一個麵包,這樣中國村的GDP是一百個麵包。
英國村只有五十個人,但每人每天可以生產出兩個麵包,這樣英國村的GDP跟中國村一樣,也是一百個麵包。
另一方面,每人每天都是需要吃掉一個麵包,才能溫飽。於是,中國村每天生產出來的麵包,基本上都被自己吃掉了,英國村卻有滿滿一庫的麵包積攢下來。
有一天,中國村要跟英國村打仗了,可是村裡人勒緊褲帶,每天也只能拿出十個麵包,來支應戰爭——再多的話,負責生產麵包的人就要餓死了。
而英國村,不僅有庫存,還可以每天再拿出富餘的五十個麵包,來僱傭士兵,新增裝備,而村裡的人,卻仍可以活得好好的。
於是,只有五十個人的英國村,不僅可以打敗有一百個人的中國村,還可以到中國村裡去,把他們本來就不多的麵包,再搶走一些。
於是,英國村愈發強大,中國村愈發弱小。
至於中國村裡的人是不是會因此餓死,那不是英國村關心的問題。
關卓凡嘆一口氣,撫著額頭想,我要的麵包,在哪裡?
要找到麵包,非得把全盤的財政情況弄清楚不可。位卑未敢忘憂國,關撫臺打算放眼江蘇,心懷天下,他已經傳了藩司衙門的錢蘊秋,上海道楊坊,厘捐總局金雨林,再加上自己幕中那位做過戶部主事的錢鼎銘,來巡撫衙門議一議朝廷的歲入和歲支。
這一次,因為不是正式的會議,因此也不必像原來那樣隆重。關卓凡囑咐幾個人都帶了衣包,以公服見禮完畢,便由各自的聽差伺候著,在側廳換了輕便的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