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農諺入了迷,積累了滿滿的幾大本子。他對所能蒐集到的每條諺語,不僅加上了批註,記載出處和註釋,還舉出具體的例證。他蒐集的這些資料在杜思寶看來,比許多正式出版物,內容要翔實得多。可惜,他在這條道路上,沒有走得太遠,讓他與一個農業土專家失之交臂,要不然,他同樣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有所造就的。
在改革開放前的幾年,貴亭叔日漸衰老,終於幹不了生產隊長了,他主動地向支書劉慶典撂了挑子。貴亭叔向支書舉薦的繼任人,是從部隊轉業的黨員、當著我們第八生產隊保管員的劉慶河。劉慶典覺得劉慶河這個人太聰明,對自己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所以不同意貴亭叔的主張。他說:“這事兒,還是叫繼安幹吧。繼安這孩子老實,辦事認真,當一個生產隊長是塊好料兒。”順便交代一下,劉繼安與支書劉慶典的門分近一些,劉慶河與貴亭叔的門分近一些。
貴亭叔知道胳膊擰不過###,仍然要爭一下。他對劉慶典說,當隊長這活兒太辛苦,繼安這孩子還有點嫩,若不行讓社員們選舉一下?誰知劉慶典比他有眼光,勝算在握,竟然同意讓劉繼安和劉慶河兩個人當候選人,在我們八隊搞一次選舉。
我們八隊公開選舉生產隊長,可以說是在我們寨子裡開天闢地以來,第一次讓人民當家做主、行使###權利的創舉。在選舉的那天,因為新鮮,全生產隊男女勞力到會非常整齊。大隊的幾個幹部全部來參加了會議,他們坐在主席臺上。在他們的面前,擺了一張八仙桌子,桌子上放了兩隻碗,一隻碗下面壓的紙條寫的是劉繼安,另一隻的是劉慶河。開始選舉時,兩個候選人迴避了,群眾按照要求,每人只准朝一隻碗裡丟一粒豌豆。
大家丟完豌豆以後,在我們大隊治保主任張群柱的監督下,由兩個社員分別數了碗裡的豌豆。結果,劉繼安比劉慶河多了七粒豌豆,劉繼安當選了。
劉繼安一上任,首先找元叔討教能夠提高糧食產量的辦法。元叔對這個鄰居侄子,沒有過多的謙虛。他一語驚人地問劉繼安,你知道毛主席為農業立的“八字憲法”不?劉繼安說,知道,不就是“水、肥、土、種、密、保、工、管”嘛。元叔說,你說得很對,據我歷年觀察,毛主席的這個“八字憲法”儘管缺一不可,但種子應該放在第一位。在同等的條件下,只有種子,才是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的“牛鼻子”。牽住了這隻“牛鼻子”,一定能夠豐產豐收。劉繼安果然聽話,比其他生產隊長分外注意串換良種。在那幾年裡,我們八隊確實比其他生產隊高產得多。群眾認為,選劉繼安當生產隊長算是選對了,並且對種子的增產作用深信不疑。有一次,發旺哥拍著隊長的肩頭說:“繼安,你就是你爹的一顆好種子啊!”
說實話,自從分田到戶後,政策好,天湊巧,人肯幹,是家家戶戶豐產的基礎條件。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特別是良種的增產作用,更是功不可沒。
現在我們都知道,湖南的農業科學家袁隆平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發明的水稻雜交育種技術,震驚世界,解決了地球上第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國家重獎了他和另外一個發明鐳射照排系統的“當代畢昇”王選,每人發了五百萬元人民幣的特殊貢獻獎金。而我們這裡的小麥良種專家龔文生已經作古,沒有獲此殊榮。現有個小麥育種專家叫週中甫,享受著國家特殊津貼。由此可見,水稻到底比小麥佔了上風。
換種(2)
我們這個中原大省,除了紅薯外,是小麥和玉米的主產區。解放以來,許多農業科學家、土專家,為了研製出高產優質的小麥、玉米良種,費盡了畢生精力。在我的這部著作中,從主題的需要出發,有必要為他們大書一筆。為了弄明白一些問題,我把玉米、水稻和小麥的育種技術簡要地作一說明。
稍微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