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當眾罵街,講髒話,講粗話,講撒潑的話”。
1961年5月,臺灣一份報紙刊登一篇《胡適之偽裝懼內》的文章,其中有這樣的話:“留著冬秀(胡適的太太)作女皇,這是虛君,實權自在首相手中”。據說,胡適讀罷不禁哈哈大笑:“這個人好像知道我過去的事情,大體都不錯,但有些地方是胡鬧了。”
但無論如何,最後胡適和江冬秀攜手走完了一生,蔣介石評價他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和這個不無關係。
胡適一生中有好幾段戀情,其中最有名的是韋蓮司。韋蓮司是1914年胡適在美國時所識,但是隨著1917年胡適回國,兩個人被迫分離。二人再度見面是十餘年後的1927年,當再相見時,他們已經分別10年,都已人到中年,頭上長出了白髮。在這十年裡,胡適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結了婚,有了孩子,事業上達到巔峰,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中國現代自由主義的先驅,還有了曹佩聲。曹是胡適在杭州養病時,結下的情緣,當時兩人愛得死去活來,胡適稱那段日子為“煙霞山月的神仙生活”。據說,胡適的《嘗試集》中後面的情詩大多為曹佩聲所作。
韋蓮司愛的炙熱,周質平的《胡適的情緣與晚境》中,有韋蓮司寫給胡適的情書,情書寫得讓人看了心驚肉跳:“沒想到,我會如此愛你……胡適……我崇拜你超過所有的男人……”“我整好了我們那個小得可憐的床……我想念你的身體,更想念你在此的點點滴滴。我中有你,這個我,渴望你中有我……”但事實上他們只有精神之戀,沒有肌膚之親。
韋蓮司甚至在知道胡適和曹佩聲的戀情的情況下,還答應胡適照顧去康乃爾大學深造的曹佩聲。1962年胡適去世後,韋蓮司竟和江冬秀成了朋友,整理胡適給她的書信,忙著為他成立出版基金。9年之後,空候一生的韋蓮司在一個小島上孤獨地死去,遺物裡竟然完好無缺地儲存了胡適的書信和稿件。
曹珮聲(曹誠英)是胡適三嫂同父異母的妹妹,以後是我國農學界第一位女教授。曹珮聲比胡適大約小10歲。二人第一次見面是在胡適與江冬秀的婚禮上。當時婚禮上的“小伴娘”曹珮聲就已經吸引了胡適的目光。曹佩聲喜歡種花草,胡適夫婦到北京後,常寫信給胡適,要他寄花籽給她,也不時作些小詩請胡適評閱,兩人通訊往返,互有好感。
1918年的冬天,在家裡的安排下,曹珮聲嫁給了從小就已訂婚的同鄉胡冠英,1920年曹珮聲考入杭州第一女子師範學校,丈夫胡冠英進入浙江第一師範就讀,由於婚後四年,曹珮聲一直在外求學而沒有生育孩子,引起了婆婆的不滿,為此婆婆以曹珮聲四年不生孩子為由,給胡冠英在家鄉娶了一房小妾。此事惹惱了曹珮聲,已經開始接受五四新思想的曹珮聲決定與丈夫離婚。1922年底,曹珮聲與丈夫胡冠英解除了婚姻關係。
1923年,胡適來到南方養病,經常棲息於滬杭兩地,再一次見到了曹珮聲。離婚後的曹珮聲繼續在杭州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求學,這一變故讓受飽受辦婚姻之苦的胡適又看到了愛情的希望之火。曹珮聲離婚後第二年的4月29日,正是杭州城春光最明媚的時候,胡適出現在了西湖邊上。胡適的鄉鄰好友,曹珮聲的親戚,著名詩人汪靜之曾說:“胡適來杭州的目的是為探視獨居的‘小伴娘’。”
再見時,曹珮聲已不是胡適印象中當年的小伴娘,而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學生,雖然離婚後獨居,卻依舊開朗,且又帶幾分傷感。汪靜之曾這樣形容過曹珮聲:“她不算漂亮,但很迷人。先是令我著迷,後又使胡適著迷,她就是屬於那不很漂亮,但有迷人魅力的女人!”
略帶傷感的曹珮聲更讓胡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