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丟掉的場子。我就可以把它找回來了。
再過五年,第三個“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即1880年前後。就該輪到英國了。
把英國放在最後,當然是因為英國最為強大、最不好對付,但還有三個原因,也很重要。
第一,必須等到中國新生的海軍完完全全出了師,才可以和老師翻臉。海軍不同陸軍,不是三兩年就可以草草成軍的。要“完完全全出了師”,十五年,不長不短。算是一個相對合理的時間段。
第二,法國、俄國和英國,是老冤家了,先打擊法國、俄國。會為英國所樂見。甚至會得到英國的明裡暗裡的支援。
第三,就是要等提前引爆布林戰爭了。
提前引爆布林戰爭,等於提前引發英國的戰略收縮。
如前所述,布林戰爭,一來牽扯英國的大量精力,使其無暇東顧,中國彼時若有什麼要求和動作,甚至“趁火打劫”。英國人也只能隱忍;二來,布林戰爭後。英國開始戰略收縮,對遙遠的東方,更加力不從心,在中國透過不平等條約獲得的不正當利益,固然不容約翰牛不吐出來;亞洲的勢力的重新劃分,英國亦不能不尊重中國的意願。
原時空有個“英日同盟”;本時空,弄一個“英中同盟”來玩玩,作為中國完全復興和崛起之前的過渡,關卓凡以為,亦無不可。
來看看“提前引爆布林戰爭”的時間點。
原時空,1884年,約翰內斯堡發現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蘭德金礦;1899年,第二次布林戰爭爆發。從發現黃金到大打出手,剛剛好也是十五年。
就是說,如果按照原時空的歷史程序,本時空1880年前後,英國人和布林人開打。
時間剛剛好啊。
英國人和布林人,為了黃澄澄的金子,終究是要如歷史上那般翻臉的,這一點沒有任何疑問——這是人性和歷史的宿命。而且,不會再有第一次布林戰爭,必定是直奔第二次布林戰爭而去的。
問題是起點既然不同,終點就未必一樣,沒有人可以保證,英、布雙方必定如期在1880年開片。
不過,兩個國家間的矛盾,累積、激化、爆發,自有其固定的軌跡,在這個問題上,原時空、本時空,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關卓凡相信,1880年這個時間點,雖不中,亦不遠。
提前些沒有關係,不大幅度後延就好。
何況,我可以在其中上下其手,做適當的“調控”呢。
變數還是存在的,主要有以下兩個。
第一個變數是德蘭士瓦東邊的情形。
原時空發現黃金的時候,德蘭士瓦東邊最強大的外患——祖魯王國,已經被英國人滅掉了;本時空,眼下這個點兒上,不論佩迪王國,還是祖魯王國,都在德蘭士瓦東邊好端端地待著,虎視眈眈地盯著布林人。
德蘭士瓦共和國暴富之後,一定要向東邊擴張的——布林人念茲在茲的出海口在東邊。如此,德蘭士瓦必定要和黑人王國大起衝突,而英國人,必定要明裡暗裡地支援黑人王國,對抗德蘭士瓦——關鍵是要掐死布林人獲得出海口的念想。
黑人王國並非易與之輩。原時空,窮**絲時代的德蘭士瓦,曾在佩迪王國手底吃過大虧;而英國人滅祖魯王國,也花了好大的氣力。兩個黑人王國雖然終究不是暴發後的布林人的對手,可這仗到底能打成什麼樣子,對英、布之間的關係,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殊屬難言。
當然,這種影響,大約總是關卓凡喜聞樂見的那種。為了這個,布林人提前和英國人開片,也說不定。
第二個變數是布林人的外援。
原時空,第二次布林戰爭,布林人得到了“文明世界”的普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