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對陣雙方都是白種人,布林人以弱對強,自然容易獲得同情。何況,大家夥兒本來就瞧高高在上的英老大不順眼呢。
頗有一撥同文同種的志願者,從世界各地跑到南非,加入布林人民“抵抗侵略的正義事業”中去。不過,這班人熱鬧歸熱鬧,畢竟只是杯水車薪,布林人真正的外援,是德國——準確點來說,是德皇威廉二世。
按理來說,從國家層面給予布林人支援的,應該是他們的祖國荷蘭。可惜,“海上馬車伕”早已無復當年之勇,更不敢和英國人真正翻臉,只好由民間給南非同胞籌點款,捐贈點醫療裝置什麼的;政府只能給予布林人以“道義上的支援”。
真正給布林人送槍送炮的,是德皇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是真正有心和英國人掰手腕子的,瞅出能夠在南非給英國佬添堵,於是和布林人眉來眼去,勾勾搭搭,十分起勁。
英國人非常頭疼。最後,雖然英國首相張伯倫終於透過政治交易,引誘威廉二世放棄了對布林人的支援,但布林人的實力,已經因德國之前的援助而頗有增長。
不過,關卓凡認為,即便威廉二世不改弦更張,英、布開打之後,德國也很難持續對布林人提供支援。原因是布林人那個最致命的弱點——沒有出海口。英國強大的海軍可以輕鬆地封鎖南非東海岸,外來的武器和戰略物資,很難順利運抵布林人手中。
所以,要對布林人提供支援——主要是武器彈藥,必須戰前就做,而且,愈早愈好。
對布林人提供支援是完全必要的。布林人實力愈強,英國人的麻煩就愈大;戰後,英國人對中國的“態度”,就愈好。
那麼,本時空,這個活兒,還能由德國人來幹嗎?
很難了。
1880年前後,德國皇帝是威廉一世,當政的首相是俾斯麥,威廉一世跟他那位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孫子相比,性格理性、溫和得多;而以俾斯麥的智慧,更加不會認為1880年的德國,就有能力挑戰英國的全球霸權。
所以,布林戰爭如果提前爆發,德國人應該不會像原時空那樣,插足英國人和布林人的糾葛的。
英國人的老冤家,是法國人和俄國人——這兩位如何呢?
1880年前後,俄國剛剛在第十次俄土戰爭中慘勝,一是精疲力竭,一是要消化勝利成果,肯定無暇他顧。如果布林戰爭的時間點再提前一點,俄國正和奧斯曼土耳其開片,更加沒有參和南非的事情的可能。
其實,就算這個時段俄國人無事可做,北極熊的熊掌,也伸不到遙遠的南半球來。
所以,俄國人就別指望了。
就剩下法國人啦。
*(未完待續。。)
第七十六章 輕重好歹
法國人……嘿,還真可能有這個興趣;同時,高盧雞也應該有這個力量。
1880年前後的法國,是第三共和國當政。彼時的法國,已經基本從普法戰爭的失敗中緩過氣來,重新開始對外殖民擴張,非洲、印度支那,是其重點方向。原時空的中法戰爭,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爆發的。
本時空,如果關卓凡收拾法國的“1870年計劃”順利完成,到了1880年代,印度支那神馬的,法國就別想了——小樣,除非你還不服氣!如此,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法國人自然要在非洲下更多的功夫。
加上關卓凡煽風點火、上下其手,高盧雞和約翰牛,在南非你來我往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甚至,中國、法國“捐棄前嫌”,在南非暗地裡合作一把,背地裡擺英國人一道,也是完全可以考慮的。
雖然不久前我不小心把你揍得鼻青臉腫,可是國與國之間,“利”字當頭,眼見攜起手來,就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