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點江山之雄主,扯聲喝道。
“孫仲謀雖兼備眾才,卻尚敗於朕之手,如今東吳之地,過半已落朕之囊中。與之相比,朕又若何!?”
趙諮聞言,心頭一蕩,滿臉苦澀之色,一時不知如何回答。這時,在旁邊的司馬懿神色一震,厲聲喝道。
“我大魏帝君,貴為天子,虎踞中原,得天下三分之二,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少有餘閒,博覽書傳,歷觀史籍。論雄才大略,古往今來,無人可比。區區孫家小兒,豈能比之!?今孫仲謀見時勢已極,方來投降,欲儲存富貴,為時晚矣!!”
司馬懿的話,逼出了趙諮的怒火。只見趙諮面容抖顫,一改先前彬彬有禮,略顯孱弱的態度,眼光炯炯有神,坦蕩無懼,凝聲喝道。
“大國有徵伐之兵,小國有御備之策。吳王見魏帝乃當世明君,不欲東吳生靈塗炭,以仁義之心相投。豈料受之此辱!!如今東吳俊傑、壯勇皆屯於吳郡,同時陸伯言已率數萬兵馬趕來救援。倘若我東吳拼死相抵,勝負尚未可知!!更何況陛下欲取天下大業,除東吳之外,還有西唐在側。西唐時下已滅蜀漢,得之西川,但若能穩定局勢,必將國勢大增。大魏縱然吞滅東吳,國力必定損耗。待那時,憑甚與西唐一決雌雄!?”
司馬懿見趙諮聲亮神駿,心中暗暗一喜。他對曹操的性子瞭如指掌,若要與曹操談判,在曹操面前,你若懷有絲毫恐懼之心,註定一事無成!果然曹操聽了,神色一沉,那雙如能吞天般的細目剎地迸射出兩道精光,冷冷地瞰視著趙諮。趙諮慨然與之對視。曹操忽地臉色一變,笑了起來,與趙諮謂道。
“卿言之是理。若非你這提醒,朕幾乎誤了大事。不過朕卻要問一問,時值至今,吳畏魏乎?”
趙諮神色一震,雙眼光耀逼人,縱聲而道。
“大魏雖強,但東吳上下一心,上至吳王下至百姓,皆願以死護國,成乃天命,敗亦死得其所。何畏之有?!”
曹操眼角微微一抽,遂又問道。
“東吳如大夫者幾人?”
趙諮不假思索,拱手便道。
“如臣之輩,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曹操聽言,心頭一陣湧動,腦念電轉,隨後嘆聲而道。
“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卿可以當之矣。茲事體大,朕還需考量數日。卿可願留於此地,靜候訊息?”
趙諮拱手一拜,言孫權日夜等候,不敢怠慢,婉言拒絕。曹操聽了,眉頭一挑,亦不願強逼,遂頷首而道。
“如此,卿可先回,待朕有決議,即會遣使前往。”
趙諮謝恩而退。待趙諮離開不久,曹操忽轉身向身側的司馬懿問道。
“依仲達之見,孫仲謀此降,意欲何為?朕當納否?”
司馬懿面色一震,連忙畢恭畢敬地作揖答道。
“依微臣之見,孫仲謀乃欲自比昔年之勾踐,**能臥薪嚐膽,養光韜晦,待大魏空虛,方而蓄勢待發,復奪舊地,再吞滅大魏。”
司馬懿心知以曹操的智慧,早就看出了孫權的用心,卻是不敢隱瞞,直言道出。曹操聞言,嘴角露出一絲戲謔不羈的笑容,緩緩而道。
“哈哈。孫仲謀欲自比勾踐,那朕豈不成了夫差之輩?碧眼兒竟敢如此輕視於朕耶!?”
說到最後,曹操臉色剎地又變,寒冽冷酷,眼中盡是滔滔殺氣,威勢逼人。司馬懿心頭一揪,疾言勸道。
“陛下乃不世帝君,如今坐擁天下三分之二,而夫差只不過一方之雄主,豈可與陛下相比?孫仲謀此舉,實乃自取滅亡。依微臣之見,陛下不妨接納其降,一來可示於天下,陛下仁義之姿,二來亦可儲存兵力,與西唐一決雌雄。待將來天下一統,陛下要如何處置這孫仲謀,亦不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