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起火槍,將事先估算好份量的顆粒狀火藥倒入槍管中,然後從槍管下方取下通條,插入槍管把火藥壓均勻;用塗上油脂的軟皮裹住一發鉛彈,從槍口塞入(早期塞鉛彈是用木楔敲入槍管的,既費勁氣密性又不好,後來有英國一名傳教士發明這種塞彈方法,不但塞彈輕鬆,而且氣密性也很完美。狄烈的知識直接來自後世,在這方面少走了很多彎路),同樣要插入通條把鉛彈推至膛底壓住發射藥,以保證氣密性,增加彈丸初速;然後平端火槍,將扣簧向前推,露出擊發槽,將槍機扳到安全位置;最後向擊發槽中倒入少量火藥,扳回扣簧蓋住擊發槽。
完成所有步驟後,狄烈深吸一口氣,單膝點地,採用跪姿射擊。平端火槍,將扣簧推開,露出藥室,然後舉槍瞄準……感覺差不多時,驟然屏住呼吸,用力扣下板機——
砰!一聲震響,藥室與槍口處同時冒出刺眼的火光,並騰起黃白色的煙霧。
狄烈大叫一聲,差點沒將火槍扔掉,不斷用手揉搓著雙眼——真是該死,這火光與煙霧對人眼的刺激太大了,猝不及防之下,當真不好受。
一旁的周德旺與魯大成俱是頭一回看到這種又是放煙、又是冒火、又是發響的武器,下巴差點都掉地上了。過了好一會,魯大成吃吃道:“那個靶子、那具皮甲,當真、當真破了……”(本站。。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qunshuyuan。
第九十二章 改進火槍
狄烈放下火槍,快步跑到靶子前,清楚看到皮甲右胸處破開一個大洞。伸手撥開碎甲,可以看到彈丸深深陷入木靶中。狄烈用匕首將鉛彈挖出,鉛彈已經完全變形。
狄烈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半,效果不錯,的確跟印象中的前裝火槍差不多。只可惜,滑膛槍就是滑膛槍,由於沒有膛線,彈丸出膛後沒有形成穩定的彈道軌跡,命中率並不令人滿意。狄烈之前可是瞄準靶子正中位置的,結果卻擊中了皮甲的右胸,足足偏差了一指距離。
狙擊手、五十米射距、偏差十厘米。真不是一般的丟臉啊!不過考慮到是首次使用,又是古老的滑膛槍,加上煙火刺激……種種因素制約之下,這個成績也勉強能接受了。
試槍繼續,標靶換上了鐵甲,距離不變。
這一回狄烈有經驗了,開槍的一瞬間,眼睛眯成一條縫,用眼睫毛最大限度降低了煙火的刺激。饒是如此,數槍之後,雙眼還是被濃煙薰得酸澀難受。
第二槍,三十步距離,毫無阻滯地擊破鐵甲,鉛彈嵌入木靶中。
第三槍,標靶移到五十步(八十米),彈丸依然貫穿了鐵甲,但命中率大為下降;目標本是胸口,結果打到了下腹。如果是射擊靶的話,相當於打了兩環。
第四槍啞火。
每五槍,標靶移至七十步(超過一百米),彈丸嵌入鐵甲中,未能洞穿。
這時狄烈稍停了一下,取下通條清通了一下槍管,將黑火藥的殘渣倒出,然後再繼續。此後一連數槍,都是同樣結果,其中有三槍還脫了靶。不過在換上皮甲之後,即便在八十步,也能給予皮甲後面的木靶以殺傷。
連續打了十二槍之後,狄烈停止射擊,輕觸了一下槍管,很燙手,但應該不至於太影響裝藥。不過照這樣的情況下去,最多打到二十槍,必須用蘸水的溼布降溫,否則容易引起火藥自燃。
試槍的結果,狄烈得到了以下初步資料:一、火槍的射擊距離,最好不要超過八十步。雖然即便超過了八十步,依然可對著皮甲的目標以殺傷,但命中率卻低得可憐。似他這般嚴格訓練、不知用多少子彈喂出來的狙擊手,在這個距離上也只是五發二中,餘人可想而知。二、火槍的穿透性不如弓箭,一石以上的硬弓,在八十步仍可射穿鐵甲,但是鉛彈的傷害力卻遠遠高於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