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3/5頁)

古代戰場上常常會出現一種令今人匪夷所思的現象:一名身披重甲的武將,身上插了十箭八箭,卻能渾若無事的指揮、衝鋒。這就是因為弓箭的穿透力雖強,但對人體的傷害卻低。這就像抗戰時期小日本的三八大蓋一樣,這種槍穿透力很強,捱得近的話,可一槍穿倆。但是傷口就是一個小洞,負傷了還可以忍痛繼續戰鬥。養好了傷之後,依舊活蹦亂跳。

可是鉛彈卻不一樣,要麼就是打不穿,但一旦打穿護甲,射入人體的彈丸就一個勁地橫衝直撞,把五臟六腑攬得一團糟,瞬間就足以令人喪失戰鬥能力。這在現代的彈道學中,稱之為“空腔效應”。

小小一枚幾克重的廉價彈丸,效果遠超十幾二十支箭矢——換一個角度看,打一槍,僅僅是用食指扣動一下板機;而用一石硬弓連射二十支箭,射手基本上脫力了,可以退出戰場了。這樣的價效比,哪個更划算,還用多說麼?

最後一點,火槍射擊時冒出的煙火——尤其是接近臉部的藥室冒出的煙火,對眼睛的刺激與影響很大。事實上,狄烈後面打的十槍,基本上是“盲射”的。也就是先瞄準好目標,在開槍的一剎那閉上雙眼,憑感覺射擊目標。…;

狄烈並不知道,在歷史上,西方國家的軍隊在使用滑膛槍時,士兵們也曾為同樣的問題所困擾。長期強光濃煙刺激,使一些士兵最終雙目失明。以至後來士兵們射擊時,都是閉著眼或將頭偏向一側,壓根不做瞄準動作,這也是滑膛槍命中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除此之外呢,就沒有別的原因了麼?

狄烈慢慢合上雙眼,腦海裡不斷閃過後世所看過的滑膛槍時代,兩支軍隊排成一列,面對面射擊的場景。一般這樣的對射距離,不會超過一百碼(91。4m),可是效果如何呢?

在這一方面,後世有不少資料,如在普法戰爭其間,普軍曾經對普法兩國的滑膛槍做了一項試驗。對一個10英尺寬6英尺高的目標(3x1。83m),普軍1782型滑膛槍射擊100發,在100步長(76m)的距離上可以命中60發;200步時40發;300步時只有25發。同樣的,法軍的滑膛槍也沒好到哪裡去。

考慮到戰場環境,煙霧,恐懼,噪音等因素對士兵心裡的影響,命中率要比這種理想試驗還要低得多。500人在100碼的距離上對一個進攻中的步兵縱隊進行兩次齊射,理論上可以命中500到600發。可是根據各**隊的經驗,戰場上能命中150發就已經是最佳成績了。

拿破崙時代,各國士兵通常在彈藥袋裡攜帶50到60次射擊所需的彈藥。一次戰鬥平均消耗20發左右。英軍與西班牙戰鬥中消耗較大,平均每人打了60發,全軍共消耗彈藥350萬發。可是命中率卻出奇的低,每450發才造成一名敵軍傷亡。

從理論上說,敵人如果排成一列,一列有一百人的話,這個橫向目標是如此之大,哪怕閉著眼睛,都不可能打不中,除非槍口指天——對的,就是指天!

不管橫向目標是一百人、兩百人還是三百人,都只增加了橫向的寬度,但縱向的高度卻是一點都沒變。也就是說,縱向高度永遠都是一人高。這就像是一條繃直的皮帶,長度可能有好幾尺,但寬度,也就那麼幾寸。

面對著排成一列衝過來的敵人,如果你打不中,只有兩種可能,你的槍口或者指高了或者放低了!

調整槍口高低不就成了嗎?

狄烈差點想打自己一記耳光,怎麼忘了後世步槍最基本的零部件之一了呢——標尺!標尺啊!

對於步槍標尺,狄烈再熟悉不過。通常標尺上有兩個構造;一是缺口;與準星一起是用來對準方向的;二是射程尺碼;根據目標距離調整。如目標在二百米;就將尺碼調到2的標記上;也就是將缺口

最新小說: 全民遊戲化,只有我唯一職業 風流短跑之神 穿成賈母后全府跟我搞事業 星軌戰紀:全能指揮官 我與老婆令人心梗的戀愛之旅 地下城重生:冷言的逆襲 淺夏時光校園風 聯盟:重生韓國女主播,爆火全網 時光迷蹤 韓娛GD之上位之路 一拳超人:英雄假面 斬神:等等!大夏怎麼全是神? 單元文:聽說是命裡有註定 火影:變身宇智波怪力小蘿莉 帶土:這次真給鳴人貼暖寶寶了 若若曦晨 軒瀾聽風 塔防狂潮,我有無限裝備欄! 綜漫樂隊:我是重力世界的毀滅者 遊戲降臨我有一座新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