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的柺子馬只交手過兩次:第一次,他連弩都沒有,手下又垃圾。結果兵敗被俘;第二次,他弓強兵壯,用弩弓狠狠地教訓了敵人一番……只可惜,不是真正的金軍柺子馬,只是一群騎在馬上的新手。…;
現在是張立第三次面對柺子馬,而且還是金軍精銳。本來張立是滿懷信心,準備來個開門紅,同時也為自己上回的失敗扳回一分,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領導一句話。你有張良計,人家有過牆梯。在戰爭中,對手永遠不會按照你的意圖來出牌。
戰機稍縱即逝,再沒時間考慮應對之策了。張立咬牙劈下手裡的青色三角令旗,一旁侍立的旗號手立即重重搖動手中的青色大旗。而四個步兵營中的弩隊執旗手也呼應著搖晃代表弩兵的青色戰旗。這整個步驟就叫“應旗”,表示得到指令,準備執行。
四個神臂弓隊的隊正,在得到本隊都頭的指令後,立刻揮動手中的令旗,向前一劈——
嗤嗤嗤!第一輪鑿子箭,激射而出。
與昨日峽谷之戰相比,無論是弩手的人數與敵人的數量都大大增加了。按說,效果至少不比昨天差。但是,結果卻令張立扼腕。
至少有一半的箭矢落空了,還有一半,也就是上百支箭雖然命令中目標,可是由於敵軍騎陣收縮成一條垂直線,神臂弓手們的目標不得不集中在一個點上。
弓弩殺敵,最好就是側翼的面打擊,就像金軍的柺子馬所做的一樣;其次就是正面射殺騎陣密集的敵軍。總之,目標越多,排得越緊密越好。
可是像對面金軍這樣成一條垂直線衝過來,可打擊的面積就要小得多。結果是衝在最前面的十餘騎金兵承受了全部箭矢,幾乎被那一枚枚巴掌大的鏟形箭頭分屍。而其後的金軍騎兵卻未受影響,他們毫不顧惜地縱馬踏過戰友的屍體,繼續前衝。
金軍一個變陣,就將神臂弓的威力減弱了大半。
狄烈在指揮台上輕嘆口氣,可惜了,照目前情況看,最多再射上一輪,這些神臂弓手就不得不退到陣內。只有兩輪的打擊,數十名金軍死傷,對這支四百人的柺子馬而言,遠未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而在狄烈身後的後勤輜重營指揮使左開,卻是心痛地直抽氣。那些鑿子箭啊!每一支的製造是何等不易。沒當上這個後勤大管家不知道,這玩意至少兩百錢(購買力等於現在一百二十元)一支呢,就這麼白白射空了、浪費了……希望這一戰打贏後。還能回收一些可用的。看來軍主屢屢說過的那句話真是不假“戰爭,打的就是後勤”,自己這個後勤輜重營的指揮使,也還是挺重要的嘛……
正如狄烈所預計的那樣,當金軍柺子馬衝近一百八十步時,第二輪,也就是最後一輪鑿子箭射出。這一次目標較近。可選擇的射擊角度與精確性都大了一些,所以戰果也有所增加。金軍倒下了二十餘騎。
兩輪神臂弓強擊,殺敵四十。打掉了這支精銳柺子馬的一成戰力。
只是,神臂弓的表演只能到此為止了,下面是平射弩手上場時間。
第五、六列弩手早已在陣前等候多時。神臂弓手一退,平射弩手立即上前補位,將手中的馬黃弩及跳蹬弩對準敵騎,用望山校準後,隨著令旗一揮,齊齊扣下懸刀。
金軍柺子馬在一百五十步時,再次遭到箭雨打擊,而且是一次兩排輪射。這支百戰餘生的精銳再一次人仰馬翻、喋血沃野。在付出近三十騎的傷亡後,終於將距離拉近了百步之內。
在中軍百騎團團護衛下的完顏阿古,臉龐的橫肉不斷抖動。眼瞅著就這麼一會功夫。傷亡率就達到了兩成,這可是大帥的親軍啊!個頂個的勇士。正常情況下,根本不會拿來當柺子馬用,而是對敵發起致命一擊的最後殺手鐧。如今為了奪回失去的榮耀,竟生生折在這裡……真是痛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