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尹治平在旁看得不禁搖頭失笑。
原來尹治平刺殺忽必烈之事,在襄陽城中被百姓爭相傳頌,卻是越傳越失真與誇大,傳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神話傳說故事,都已經被編成了話本,現在街頭巷尾的酒樓茶肆中,說書先生講得最多的便是《尹真人飛劍斬敵酋》。這故事裡,他已經成了劍仙一流的人物。他銀龍劍的名字也不知被誰傳了出去,讓人知曉給安到了故事裡。
說書先生們見人愛聽,還又發展出了升級擴充版本。現在已經從一個單情節故事,開始向多情節章回體發展。說書先生們已經開始編排起了他的出身,說他是上洞八仙之首的呂洞賓轉世,出生時便天有異象,然後是從小開始的一系列故事。
楊過記性極好,在酒樓中聽了幾遍便已記住,現在卻是在尹治平面前給他學話模仿。
尹治平聽了這故事後。只是感嘆編這故事的說書先生想象力真豐富,放到他前世那個世界。一準兒早已是成名的小說家了。其實對於這種對真實事件的曲解演變使其神話化,他倒也不難理解。古人識字率普遍不高,尤其是下層百姓,極少有識字的。想要傳播記錄下某件事情,只能靠口口相傳。而口頭相傳,不比文字記載,傳來傳去,再加上一些個人的理解與感情傾性,不夠就越傳越失真,與真實事件相去越來越遠。
而且對於這種拯救了他們的英雄人物。百姓們總是不自覺地誇大其本領。越誇越大,到最後便使其神話化了。古代的許多神話故事,便是這麼發展形成與流傳下來的。
其實百姓們也未必全都是愚昧無知,對說書先生所講的故事全都信以為真。尹治平刺殺忽必烈的那日,襄陽城頭也有不少幫助搬運物資、抬治傷員的民夫在城牆上助守。雖然他們也都沒有看到尹治平刺殺忽必烈的具體詳情,但尹治平施展輕功縱躍過護城河的那一幕還是有大部人看到。在他們眼裡,這種武功也已是神乎其神了,但卻沒有話本故事裡尹治平在百里之外就能飛劍取敵項上首級那麼誇張,這完全是神仙手段了。
不過。雖然不少百姓也未必把這話本故事當真,卻也仍是很樂意去聽。每聽一回,也總是拍手叫好。一來是蒙古韃子的主帥被殺這種解恨的事,可謂百聽不厭;二來則是這個時代娛樂活動太少。說書先生既然講的是大家所喜愛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自然是要聽聽捧個場。
所謂市場決定需求,既然有人愛聽。說書先生自然是怎麼編排的眾人愛聽,就去怎麼編排。原來的故事太短。講的多了說書先生也怕客人們聽厭,便開始以這個故事情節為主。擴充發展開來,編排起了尹治平的生平。
※※※
自尹治平那日刺殺了忽必烈,蒙軍大敗從襄陽敗退後,到現在已經是過去有大半個月的時間了。襄陽安撫使呂文德,在他的威脅要求下,所寫的報捷奏章,早已發去了京師臨安府。還有忽必烈的人頭,也用石灰鎮了讓人一起帶去臨安,作為這場大功的實際物證,以免京中有人說他虛報。
三天前,皇帝御筆批覆的奏章終於已發了回來。同奏章一起而來的,還有皇帝的嘉獎聖旨與對襄陽守軍的賞賜物資,金銀絲帛御酒等等。聖旨中除了對呂文德與襄陽守軍、地方政府在襄陽守城戰事與大敗蒙古上的嘉獎勉勵外,還有對尹治平、郭靖所率領的武林人士組成的義軍自發前來助守的大義表達了高度認可與讚賞。對襄陽的賞賜物資中,也有他們的一份兒。
另外,聖旨中還要呂文德進京面聖,到時再對他進行敘功封賞。而皇帝對能在十萬大軍中刺殺了蒙軍主帥忽必烈的尹治平也很是感興趣,特別要求尹治平也隨呂文德一起進京面聖,到時也另有封賞。
尹治平獨自一人,行李早已收拾妥當,現在就是等著呂文德那邊處理完手上的一些事,並把他離開襄陽後的事情安排妥當後,便隨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