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沿海的村子就是出海盜的。海盜船停靠時甚至還會幫忙補給,但當這些海盜一旦缺少補給時,還有多少無辜的村子以及無辜的百姓遭殃?燒殺搶掠,淫人妻女這種事,那些海盜還幹得少嗎?
至於朝廷,都已經開國兩百年了,還在死死守著當初朱元璋的海禁政策不肯放。別看如今已經隆慶開海,但所謂的開海卻只限於福建漳州府那極其偏僻地方的小小一個港口。而且嚴格來說只限於漳州和泉州兩地本籍人,其他地方的人全都排除在出海範圍之外。最重要的是,隆慶開海的目的根本就不在於疏導,更不在開海禁,而是所謂的“於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說得簡單點就是開這麼個小口子是為了更好的海禁!
故而一直到明末,隨著朝廷對於地方上的控制力越來越低,卻還死死卡著海禁的口子不肯放,閩粵海盜屢禁不絕。走私貿易猖獗到了極點。甚至於官府為了打擊海盜,常常不惜去借用葡萄牙人的力量。正好那些有意壟斷東方貿易的葡萄牙人也痛恨搶生意找麻煩的中國海盜和走私販子。便積極響應大明朝廷的徵召,主動參與到打擊大明海盜的戰役中去。對比一下英國曾經給商船發放私掠證的歷史,就可以看出大明朝廷是多麼保守了。
儘管如今的中央朝廷有諸如張居正這樣試圖力挽狂瀾的首輔,即便日後會有徐光啟等人將西方傳教士帶來的各種知識引入國內,即便文壇上也有不少新鮮思潮,但熟知歷史的汪孚林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明帝國這條大船確實已經太腐朽了。
話說回來,如漢唐明清這樣立國時間長的王朝,幾乎全都是因為一場席捲天下的起義而踏入了覆滅的命運,漢有黃巾軍起義,唐有黃巢起義,明朝就更不用說了,李自成和張獻忠更是一個比一個殺人厲害。清朝也一樣,末期一場太平天國起義,端的是聲勢浩蕩,轟轟烈烈。就連北宋,也不是有方臘起義?反倒是偏安一隅,用半個中國抗衡金國的南宋,農民起義雖有,卻不曾席捲天下,而且靠著海上貿易以及發達的商業,硬生生在強大的異族鐵蹄下多撐了一百五十年。
當初朱元璋怎麼就只覺得元朝覆滅是因為過度商業化導致的財政崩潰,沒有看到南宋因為發達的商業而於強敵在側時立國百多年的光輝榜樣呢?
“汪大哥,汪大哥?”
自從離開小北臨時賃居的院子後,就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的汪孚林直到那聲音叫了好幾聲,最終袖子被人拉住之後,他才回過神來,卻發現趙三麻子和劉勃封仲已經和自己會合了。因為李二龍那獨眼龍的樣子太過顯眼,所以如無大事,人就留在察院坐鎮,他日常出門就只帶這三人,趙三麻子臉上的刀疤也常常成為虛晃一槍引開別人注意力的最好法寶。
剛剛陳炳昌沒有貿貿然把之前在小北那兒的所見所聞告訴別人,但他卻不知道,另外三人在碼頭上見著人時,就知道少夫人到了,但只以為之前汪孚林的發呆那是和小北重逢,故而有些恍惚。此刻劉勃三人無不心中暗笑自家公子總算還會有點年輕人的樣子,壓根沒想到汪孚林竟然在想別的。
而陳炳昌喚回了失神的汪孚林,就低聲問道:“汪大哥,我們是直接回察院嗎?”
“嗯,回去吧。”雖說心中千頭萬緒,但汪孚林知道自己這些人會合之後,那就不適合在外亂晃了,否則這麼多人在一起,被盯梢的人再也不可能錯過他的行蹤。所以,就算小北還對他說呂光午已經帶了鄭明先過來,他也沒打算這時候就立刻去見。在眼下這種他剛剛震懾過廣東大部分官員的時候,如果他在察院消失太久,指不定會激起什麼樣的後續反應。
當他回到察院門口,王思明上前告知蔡師爺把弗朗西斯神父以及三位廣州幫的商人給帶了過來時,他就更加慶幸自己回來得還不算晚。盯著察院街的人很快就會把訊息傳遞到各處去,他要見那些商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