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之後,朵顏部肝膽俱裂,薊鎮能有十年太平了!”
當一行人出了山海關,真正踏上遼東之地的時候,汪孚林回望那座天下第一關,輕嘆了一聲之後,隨即打起了精神。
出了山海關,按照後世的概念來說,這就算是出關了。但現在這年頭,長城到山海關並不是結束,而是另外一個開始,一整個遼東,尚有兩千里長城!(未完待續。)
第五三九章 廣寧初印象
靖難之前,朱元璋將自己一系列年長,性格又比較剛強的兒子分封在了北面,後世常常將這些親王稱之為塞王。
然而,這些塞王的結局卻各不相同。燕王朱棣篡了侄兒朱允炆的皇位,登基成了永樂天子;寧王朱權被朱棣裹挾了一同造反,事成之後卻反而失去了朵顏三衛,又被丟到了江西南昌封地,鬱鬱而終;谷王和代王雖依舊在宣府大同,然而早就成了混吃等死的閒王;而當年建文二年便渡海回到南京的第一代遼王,則是在靖難之後被移到了張居正的老家江陵府,目前這一任遼王業已被廢為庶人,所以如今遼王這個爵位至今也還空落著。
而如今遼東廣寧城西北隅,洪武年間那座遼王府在二百年時光的變遷下,只餘下了當初的地基。因為地勢很高的緣故,民間將其稱作是萬紫山,以訛傳訛,叫萬翠山又或者萬字山的都有。至於為什麼會用這麼一個萬字,廣寧人也誰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只有人私底下傳言,初代遼王朱植興許也有過那麼一丁點異志。因為這裡乃是昔日王府地基所在,即便舊日痕跡蕩然無存,偶爾也有文人墨客到此憑弔,就連本地的讀書人,也往往會選擇這裡聚會。
畢竟,雖說城外還有遼代好幾位帝后的合葬墓,可出城踏青畢竟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麻煩,哪裡比得上城裡安全。
遼東直面蒙古和女真,本來就有尚武之風,讀書科舉的風氣遠遠不比東南,甚至河南陝西之地也比這裡安定。如今這中原春暖花開的季節,萬紫山上只不過稍微有點綠意,各處轉悠的寥寥幾個讀書士子幾乎人人佩劍。間或吐出的也不是什麼聖賢文章,而是尚未從遼陽回來的遼東總兵李大帥在古勒寨又打了個多大的勝仗,又有哪幾個將軍被分到了某某地方。
而這會兒,其中一行五六人的隊伍中,走在最前頭的弱冠少年登頂之後,也回過頭來對其他人笑道:“這廣寧城裡別的不說。官府實在是多得讓人瞠目結舌。除卻遼東巡按御史、副總兵官署、遼東都司在遼陽,這裡有遼東總兵府,下轄標兵左遊擊,然後是廣寧衛、廣寧左衛、廣寧右衛、廣寧中衛、廣寧備禦都司、後屯備禦,再加上遼東巡撫的察院,還有按察分司,林林總總加在一起,各種官署就要佔了半座城。”
說話的正是汪孚林。他們一行出山海關之後,因為路上漸漸好走。又是官道,相比之前動輒翻山越嶺的行軍道何止快一倍,行程自是輕鬆不少。而眾人一路走來,就只見沿途所見較之薊鎮邊牆附近堡寨林立的架勢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可以說一句誇張的話,進了遼東之後,正常的村鎮還不如這個堡那個寨來得多。而種田的農人當中,十個當中九個都是有軍籍的。故而這裡一切都是軍管。完全沒有任何府縣的建制,只有各種衛城又或者千戶所。百戶所。
而這種體驗在進入廣寧城之後,達到了頂點。
廣寧城東西南北總共六道門,東門永安門,東南泰安門,南面迎恩門,西邊則是拱鎮門和西一門。北面靖遠門,城池四面都建有高大的角樓。而就像汪孚林剛剛說的那樣,廣寧城中衙門密佈,其中最最宏偉壯麗的,自然便是遼東總兵府。也許是因為正統年間設立的時候。還周顧到昔日遼王府畢竟是王宮規制,故而沒有將遼王府就地改建,而是另外造在了城中東南隅,歷經一任任總兵修葺,如今在廣寧城內無可比擬。
然而,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