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過頭,口中念道:“祖師爺在上,晚輩潘武帳下百位兄弟今日啟程,出門行商,望祖師爺在天顯靈,保佑眾人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早日返回,晚輩在此拜謝了!”說完拜了三拜,那小廝將香接了過去,插在香爐中,在那居士得指揮下眾人紛紛叩首,叩完之後,眾人起身,另一名小廝將一面杏黃令旗交給潘爺,潘爺轉過身來將令旗遞給張爾倫,張爾倫趕緊單膝跪地,雙手高舉接過令旗,回了聲:“謝潘爺,爾倫定不辱使命平安歸來!”說完站了起來,走到他左面的一處半米高臺上,面向眾人掃了一眼,所有人全都看著他,張爾倫將令旗高高舉起,用力向下一揮,吼了聲:“出發!”眾人抱拳齊聲聲得回了一句:“順風順水,平安歸來!”而後秩序井然的各自登車,張爾倫看了眼潘爺,二人點頭示意後,他也向頭車跑去,在一陣鞭炮聲和鑼鼓聲的祝福下,車隊緩緩離開校場!
車隊出了蓋天縣,上了官道,速度開始加快,張爾倫坐在副駕駛的椅子上終於可以放鬆下來,看著外面,空落落的樹幹,和地上被風吹起得落葉,本是一副淒涼得畫面,張爾倫反而感到了一種婉約,看來一片風景得好與壞並不在於風景本身;而在乎看他得人,這算不算知音難求呢,張爾倫笑了笑,他什麼時候變成文藝青年了!老楊頭開著車,手裡還夾著菸捲,他這手上得菸捲就沒斷過,一根接著一根,瞟了眼張爾倫,看見張爾倫在獨自發笑便問道:“張隊長想到什麼好事情了,笑得這樣開心?”張爾倫自然無法給他解釋婉約和文藝青年,說了這老爺子也不懂啊!於是說道:“也沒什麼,想起了以前的一些往事而已。”老楊頭接著問道:“我聽說張隊長以前上過軍校,還當過團副,當真是了不起啊!”張爾倫搖了搖頭說:“都是過去的事了不提也罷!我到是看潘爺挺敬重楊爺的,您老跟著潘爺幹了多少年了?”老楊頭想了想說道:“記不清嘍,二十多年了吧,當年潘爺剛起家的時候;我從山東逃荒來到蓋天縣,正好趕上潘爺在招趕馬車的,咱在老家幹過這差事,就跟著他幹了,反正能混碗飯吃,潘爺當時才剛起家,二爺還在洛陽讀書,自然不認識英國人得關係,只能販點糧食,小打小鬧,可潘爺對兄弟們沒說的,從來都是跟我們一個鍋裡吃飯,一個炕上睡覺,誰家要遇到難事了他肯定第一個拿錢過去!潘爺對大家好,大家自然賣力,沒幾年就發了家,生意越做越大,二爺當時想回家幫忙,可潘爺死活不願意,花了很多錢買通了關係讓二爺去英國留學,當時大家都不理解,你是不知道潘爺這輩子夠命苦的,年輕的時候爹媽死得早,弟弟又小,自己一個人拉扯著一個弟弟,那是又當爹又當媽的,你說窮人家得孩子就早點掙營生唄,可他不這麼想,哪怕是自己再苦也要讓弟弟上學,上就上唄,上幾年出來不就得了嗎,幹嘛又要去洋人的地方,隔著這麼遠想見都見不著,而且巧巧得娘為了生巧巧難產死了,潘爺一直也沒有續絃得心思,他說孩子小,給她找個後孃人要是容不下她,豈不是苦了孩子,我一個人這麼多年了,也習慣了,不找了,不找了!本來大家都想著你要是不找了就算,那你趕緊讓二爺回來娶個媳婦生個男丁好繼承潘家的香火不是,可人又要把二爺送英國去,我當時都急了,我就跟他說你想過沒,巧巧是個姑娘,早晚是人家得人,你雖說收了關夏做義子,這孩子也是個好孩子,可他必定沒有潘家得血脈,你再把二爺送這麼遠得地方,萬一有點什麼意外,你這麼大家業以後交給誰?你猜他怎麼說,那你們就給分了,反正是大家一起掙出來的,我沒意見,潘文一定要出國讀書將來才能真正得有出息!結果事實證明,潘爺的眼光就是比咱們看得遠,五年後二爺從英國回來成了英國人的買辦,還入了英國籍,正好袁世凱剛死沒兩年,軍閥大混戰,天天打仗,打仗要什麼,槍炮子彈啊,而咱二爺就幫英國人管著這個,這下咱們潘爺一夜之間成了中原最炙手可熱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