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又一僵,可她馬上就放鬆下來了,嬌笑著說:“陛下玩笑了,臣妾哪裡有陛下氣色好?陛下看起來,面有紅光,精神抖擻呢。”
皇帝也許是年紀大了,現在特別喜歡別人說他健康,呵呵笑起來,忽略了手下薛貴妃的那瞬間僵硬,以為是薛貴妃好久不見自己,太過緊張。
晚餐很清淡,有蝦仁冬瓜湯,肉絲小炒等,飯後的甜品是銀耳枸杞蓮子羹,放在銀質的小碗裡端了上來。
薛貴妃對皇帝笑著說:“這是奴家專門為皇上準備的,在爐前盯了一個時辰呢。銀耳補益心肺,蓮子清火敗毒,稍加了蜂蜜,飯後吃,養肝護胃,皇上可一定要嚐嚐啊。”說著,把一碗端給了皇帝。皇帝現在對飲食很挑剔,聽到這些好處自然動心,看來薛貴妃的確重視養生,臉色好許是因為飲食講究。他見盛羹的小碗本來就是銀的,就伸手接了薛貴妃手裡的銀碗,又拿起方才喝湯的銀勺好好攪拌了一下,提起銀勺,銀勺亮晶晶的,想來沒事。
他吃了幾口,覺得的確甘甜可口,就多吃了幾勺,一直到銀碗見底,白亮亮的銀碗沒有變色。
皇帝用了晚餐,薛貴妃正好請教了幾個年夜宴的細節問題,皇帝就表示要走了。薛貴妃強迫自己把皇帝想象成太子,做出了些許不捨的神情可又矜持大方,皇帝現在養身為重,自然不會為她停留,又說了幾句話就起身了。
薛貴妃一路恭送皇帝到了宮門處,見皇帝走遠了,才緩緩地出了一口氣。她腿腳發抖,差點走不回自己的寢室,由那位嫲嫲扶著,一進了寢室,就馬上躺倒了床上——誰能想到偽裝著去喜歡一個人會變得這麼累!還要外加下毒,這壓力也太大了吧?!
第一次難,後面就相對容易了些。皇帝再來,薛貴妃就沒這麼緊張了。
一進臘月,滴水成冰。
北戎方面大軍雲集,探馬報回的數字累加起來已經五十多萬。
鎮北侯這是頭一次面對這麼強大的北戎軍力,他不得不承認季文昭是對的——如果此時與北戎軍隊一拼死戰,沈家軍必然全軍覆沒。他當然不知道,前世,他沒有季文昭在一邊,心知無望取勝,只能拼死。現在,季文昭說退守後還有取勝的機會,他決定聽從季文昭的建議。
鎮北侯召集所有中軍幕僚,沉重地說:“各路探馬都回報說,北戎重兵陳列邊境,號稱百萬,實則半數左右,可就是如此,也是三倍於我方的兵力。看來他們近期必然發作,各位有何見解。”
他看向季文昭,季文昭知道鎮北侯的用意,馬上站出,大聲說了他的撤軍建議。其他幕僚們自然紛紛反對,有人說如此對士氣打擊太大,有人說這樣會辜負皇恩,還有人說這是變相的投敵……季文昭當然像打了雞血一樣,舌戰群儒,一個人把種種觀點一一駁斥,最後鎮北侯見時機成熟,舉手示意道:“我聽了眾位的意見,覺得季軍師所言有理。現在不可與敵對峙,該先儲存實力,馬上撤軍。”
有軍師再出聲反對,季文昭說道:“侯爺有令,諸位就不要再固持己見了。北戎若是起兵,大軍半數是騎兵,行動必是迅猛,現在軍務緊急,要立即排程……”正說著,有人匆忙跑進來,報道:“侯爺,沈將軍帶兵搶劫了燕城周邊百里的富裕商戶,派兵押糧入城。”
鎮北侯一驚,就要發怒,季文昭拍手道:“好!”不等別人說什麼,季文昭大聲對鎮北侯說:“沈將軍此舉雖然有些粗魯,但此時大敵壓境,該禦敵為上!我城軍糧並不富裕,若是不及時儲備,恐日後北戎圍城,城內糧絕,必不攻自破!侯爺,我們多次給皇上寫去奏章,說明了北戎的動態,請求朝廷輸送軍需,可是所有奏章都如石沉大海,毫無作用。沈將軍此舉有利大局,請侯爺體諒。若是有人前來喊冤叫屈,侯爺就好好撫卹,儘可立案,等戰後妥善補償就是了。若無人,就先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