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
岑印權關於救市的言論見報後,就如同在原本並不平靜的湖水裡投入了一塊千鈞巨石,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快在全球經濟界,就掀起了一場針對香港政府救市行為的批判風潮,其中尤以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名聲最大,影響最為廣泛。
“香港政府幹預金融市場,將使得民眾對他們的金管局失去信心,違背了香港一直奉行的自由經濟理念。而且,最為可怕的是,香港政府的干預行動不可能成功,反而會賠上納稅人的財富!”
格林斯潘這麼說道。
而除了他之外,還有數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隨後的幾天陸續發表文章,抨擊香港政府的救市行為。
至於其他在財經界小有名氣的人的抨擊,就更別說有多少了!(未完待續。。)
ps: 感謝書友皇天龍投來月票!
第二三七章 各顯神通(上)
沒錯,格林斯潘就是替華爾街站臺的重量級人物,是他們送還給香港政府救市行為的一記重拳回擊,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美國政府的態度。
當然,格林斯潘的講話尺度把握得很好,基本都控制在經濟層面上,而且以他的身份也不好說政治上的東西。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對香港政府救市行為的批評還是在全球政府以及經濟界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格林斯潘是何許人也?鼎鼎大名的美聯儲主席,掌控美聯儲已經長達十年之久,三任美國總統都對他信任有加,而在他的推動下,美國經濟正在面臨著一次強勁的增長**,已經持續了長達三年之久,而分析家們判斷,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還遠遠沒有結束。
而美國經濟的增長,也帶動了全世界經濟的增長,因此市場上有種絲毫不誇張的說法,說這位美聯儲主席不止是美國的“財神爺”,更是全世界的“財神爺”。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格林斯潘的個人威望和對市場的影響力也急速地膨脹起來,這也讓他開始越來越小心起自己的言行來。而這種小心謹慎,更是在他公開場合的發言中體現地淋漓盡致——語意模糊,不知所謂。雖然市場仍然在瘋狂地追蹤他的公開發言,但就算是華爾街最精明的經濟學家,也不敢保證能夠對他的講話做出正確的解讀。
“如果你們認為確切地理解了我講話的含義,那麼。你們肯定是對我的講話產生了誤解!”格林斯潘自己這麼解釋道。
但是這一次,他立場鮮明地指責香港政府的救市行為,並且公開預測香港政府是不會成功的,這就讓市場的觀察家們大跌眼鏡。他們在大惑不解的同時,也深深地為香港政府捏了一把冷汗。
果不其然,在格林斯潘對香港政府救市行為做出一番表態之後,其他的機構和有威望的個人紛紛跟進,對香港政府展開了如同潮水般的批評。
《華爾街日報》以大篇幅的文章批評香港政府的救市行為,其標題更為聳人聽聞,“香港犯了一個大錯!”而斯坦利公司則在第一時間發表了相關的研究報告。頁數高達35張。在這篇報告當中,斯坦利的分析師們認為:香港政府的行為是“孤注一擲”,和賭博毫無區別。如果香港政府最終失敗,不僅會把香港人的血汗錢拱手相送給國際炒家。而且會因此喪失貨幣保衛的主動權。甚至還有可能致使聯絡匯率制度最終失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貨幣學派”的創始人、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頓。弗裡德曼也抨擊道:“……政府入市干預。開創了一個極為惡劣的先河,其後果可能是無窮的。即便香港政府最終能夠擊敗國際炒家,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將因此受損。投資者也會因為這種既制定遊戲、又參與遊戲的行為而被嚇跑。長此以往,香港必將因為今天的決策而受到巨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