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違抗。而如果真的照做了,對鎮虜侯對三衛軍的未來將帶來不知多少麻煩。
周皇后、太子和一眾閣臣早就在文華殿暖閣候著多時。
每逢議政,不論多晚,多早,周皇后必會將太子帶在身邊,讓他參與旁聽,甚至有時在關鍵問題上還會讓他做出決定性的判斷。這一點,明眼人誰都看得出來,周皇后在以這種方法培養和訓練太子將來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皇帝,但是,這麼做的結果究竟會如何,幾位閣臣都不敢斷言,只有天知道。
李信原本以為周皇后與閣臣們要商議沈王援兵之事,孰料援兵之事根本就不在這次議政的範圍之內。
周皇后先概括的提出了三點問題,一是京師糧草的調配。二是徵召京中良家子組建新軍。三是成立火器局,專門負責火器相關事宜。
李信大為驚訝,周皇后提出的這三點可謂是息息相關,糧草調配問題,涉及軍權的最終歸屬。組建新軍,說明這個年輕端莊的女人已經意識到了革新軍制,重建一支效忠於皇家禁軍的重要性。至於對火器態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則讓他有些摸不到頭腦。
畢竟,火器這東西早在明初就已經開始使用,而且在明軍中的裝備規模還不在少數,但有明二百多年以來,火槍卻在大多數時間中只作為弓箭的補充火力。那麼周皇后是怎麼改變這種傳統觀念的呢?
很快,周皇后便解答了李信關於火槍態度轉變的疑問。
“吾雖為一介婦人,又不通兵事,但也曾仔細研究了鎮虜侯取得的勝績,發現這些戰例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火槍!在三衛軍中,士兵們的主要作戰武器就是火槍,為什麼我大明的其他邊軍中不能如此呢?”
“殿下,我大明邊軍並非只有三衛軍以火槍為主要作戰武器,近有京營神機營,向來裝備各式新鮮火器,向來為三大營之首。遠有山西新軍,也幾乎全是使用火槍的,而且初經戰陣檢驗,戰鬥力同樣不可小覷!”
面對周皇后對三衛軍的有意無意推崇,範復粹本能的逐條辯駁。
周皇后竟罕有的與閣臣當面爭辯起來。
“敢問閣老,因何我京營裝備有火器卻屢敗於韃虜與流寇?”
範復粹毫不容情,振振有詞。
“不知殿下可曾聽過一個典故?”
“閣老請講!”
周皇后耐著性子與之對答。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殖枳!大概火器並不適應所有的大明邊軍。況且殿下所言有使之偏頗之嫌,誰道我大明邊軍屢敗於韃虜流寇之手?孫閣老所練出的關寧軍勝多敗少,楊嗣昌所領的五省之兵也一股氣將流寇趕入了秦嶺大山……”
範復粹滔滔不絕,全然沒注意到,周皇后那保養得體而又白皙的臉蛋已經漲的通紅。他所擔心的只有一點,皇后要組建新軍自然是好事,但絕不可將火器放在首位,李信麾下精於火器之人又數不勝數,若他藉口參與進來,趁機奪權,還有誰能有正當理由可攔得住?
不過,似乎周皇后並未理解範復粹的這一番苦衷,她只看到了閣臣們到了這等緊要時刻,還在為了文臣武將間的門戶偏見在爭,為了個人之間的私怨在爭。
“如此便請閣老教吾,該練何等兵,須兵幾何,又如何練兵,總兵人選屬誰合適……”
範復粹沉思片刻又道:“臣以為,兵貴精而不貴多,在乎將士用命一心,而不在刀槍箭矢……”
突的一聲冷笑將範復粹的話打斷了,“殿下問的皆為實處,範閣老卻只說虛處,不知又當如何精兵,如何一心,刀槍不利,又何以殺敵?”
範復粹定睛一看,說話的居然是崇禎十三年的狀元魏藻徳,此人年資淺薄卻被周皇后擢拔入內閣,平日裡對諸位前輩還算恭謹,不想今日竟在皇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