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相比;在事業上要用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相比;生活上低要求,事業上高要求;前者有利於幸福快樂,後者有利於事業成長。超出現實的生活高要求,會動搖現實的生活基礎,生活不能變得更好,只能變得更壞;事業上的低要求,會降低成就事業的動力,使成功縮小或者不能成功,從而動搖或者喪失幸福的基礎。
第四十七章、善良與邪惡
人之初,性本中;後習之,分善惡
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善惡之分,所有嬰兒都既不善、也不惡,都處於中的狀態。不能說一部分嬰兒是善良嬰兒,另一部分嬰兒是邪惡嬰兒。人是在成長過程中,由社會環境造就了善惡,善惡概念是後天灌輸的,善惡行為是後天造就的。
善惡相對一定條件而成立
是非善惡在特定時間、特定空間內有標準,時空越大善惡的標準就越模糊,長到幾萬年,大到整個宇宙,就無是非、無善惡了,因為整個時空只剩下一個最高法則就是陰陽。善惡相對於生命個體才有意義,對生命個體有好處的事情是善事,對生命個體有壞處的事情是惡事。對於無生命的東西,無法界定“好”和“壞”,也就無法定義“善”與“惡”。
善是正道,惡是邪道
人生在大多數時間裡,以與人為善,做好人為主,這是正道;在少數時間裡,與人為善無效果,或者出現負效果時,才以惡手段處理,這是邪道。儘管使用惡手段次數時機少,但這往往是人生的關鍵環節,所以顯得尤為重要。人類中絕大多數人是善良的,無恩無怨的陌生人,一般是善良的。人間有邪惡,邪惡是次流,是人類的次要方面;正義善良是主流,是人類的主要方面。
行善益人,行惡損人
人的行善過程,是完善德行、積蓄能量的過程;人的做惡過程,是敗壞德行、散失能量的過程。前一過程中行為者一般會失去物質利益,後一過程中行為者一般會得到物質利益。行善有兩種情況:其一自己受損失,行善於人;其二自己不受損失,行善於人,前一種情況比後一種情況更高尚。成全他人之美的事情做多了,也就容易成全自己之美;成全他人之惡的事情做多了,也就容易成全自己之惡。利人終將利己,損人終將損己。
善惡報應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有報是正理,具有一般性。這是人類心理平衡的需要,人們既不願意自己欠他人人情,也不願意他人欠自己人情。既不願意讓他人吃自己的虧,也不願意讓自己吃他人的虧,這是心理正常者的行為方式。善有惡報,惡有善報,善惡不報是反理,具有偶然性。這是心理反常者的行為方式,將人類道德標準錯位,將自己欠他人人情,自己讓他人吃虧,認定為正常,這種做法其心理平衡。
對一般人用善,對壞人用惡
對於親人、朋友、一般人,要以善良仁慈對待;對於原來做過惡事奸事,現時沒有做惡事奸事,並且沒有較大潛在危險的惡人奸人,也要以善良仁慈對待,要給惡人奸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對於現時的惡人奸人,要以惡毒兇狠對待;決不可憐惜蛇一樣的惡人,對惡毒者仁慈,就是對善良者犯罪。對惡人必須以惡人之道,還治於惡人之身;以惡對惡,以牙還牙。除惡寧可過之,不可不及,這是莫須有罪的理論基礎。
善人受人欺
一方面是善良用錯了物件,將善良用於無德之徒,無德之徒是以怨報德,會欺負善良人。另一方面是善良失去威猛,對無德之徒沒有威懾力。無德之徒選擇欺負物件,不以道德為標準,而以對方對外打擊力量為標準,選擇對外打擊力量小的欺負,選擇對外打擊力量大的迴避。懦弱善良者,受到欺負之後,只會自己生悶氣,不產生報復心理,更不會有報復行動,所以無德之徒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