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黑屋裡出來的時候陳靈嬰好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只要透過計算Z(t)的符號,如果Z(t)在某兩點的符號相反,就說明黎曼ζ函式在這兩點之間記憶體在零點。
而前面陳靈嬰做的那麼多的準備,那麼多的計算過程,反覆的推算演練,錯誤,錯誤,再錯誤,只要有一個成功,哪怕這次成功需要花費幾天,幾個月,幾年,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
都是值得的。
這就是數學的魅力。
後人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學習前人的思想,解決前人提出的猜想,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猜想,也提出新的猜想留給更後來的人。
陳靈嬰上面做得那麼多,都是為這一計算做準備的。
發現在t\u003d14.14 附近可能存在零點,然後在14.1≤t≤14.2的區間上撒下一張小網。
如果陳靈嬰的計算表明Z(t)在這一區間的兩端,即t\u003d14.1與t\u003d14.2具有不同的符號,那就證明了Riemann ζ 函式在t\u003d14.1與t\u003d14.2之間存在零點。
第二天一早陳靈嬰吃完早飯後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計算中。
這是計算量極大的一個過程,陳靈嬰不習慣用程式,而是習慣於手算,雖然這樣在有些人看來有點“蠢”,但是冗長繁瑣的計算過程同樣能夠讓陳靈嬰對那些猜想了解得更深刻,也更能明白自己究竟要從哪裡下手。
一個猜想的證明,沒有一個步驟是多餘的。
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卻總是那麼幾個原因。
不夠努力,不夠努力還要假裝很努力,以及不努力。
t\u003d14.1,
(4/2π )?≈1.,
0 (t)≈-1.。
所以主項2cos[ 0(t)]≈-0.,剩餘項R(t)中p≈0., 從而其中第一項(Co項) Co(t/2π )\"1/4≈0.。
由這兩部分可得:
Z(14.1)≈-0. + 0.\u003d-0.0
同樣的,對於t\u003d14.2,
(t/2 π )1/2≈1.,
θ (t)≈-1.。
可以得到主項2cos[ 0 (t)]≈-0.,剩餘項R(t)中 p≈0.,其中第一項為Co(t/2π)1/4≈0.。
由這兩部分再得:
Z(14.2)≈-0. + 0. \u003d 0.0
陳靈嬰筆尖一頓,計算出來的結果和她預期中的一模一樣。
Z(14.1) 與Z(14.2)符號相反,這表明在t\u003d14.1 與t\u003d14.2之間存在黎曼ζ 函式的零點。
陳靈嬰接著往下寫。
七月份的天氣很熱,陳靈嬰拉了窗簾開著空調和房間裡的燈,怕壞了眼睛還開著桌面上的小檯燈。
手機開了勿擾模式放在床上。
被子蓋住了手機。
陳靈嬰也就沒有看到手機上的呼吸燈閃閃爍爍。
在另一個開著空調的地方,那群人的心情則是比陳靈嬰要煩躁許多,
“電話接通了嗎?”盧瑟福看向同伴問道。
“沒有,還是沒有人接電話。”波塞西拿下手機,再一次按了重播然後放在耳邊等待那個電話號碼主人的接聽。
“難不成是你看錯電話號碼了?”
“盧瑟福,請不要質疑一個數學家對數字的敏銳程度,我是絕對不會記錯電話號碼的!”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