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守在南面的六艘“新省會”級的上的艦長都在等待著這個機會。他們都判斷,美軍戰艦必須轉向,不然在港灣出口處擱淺或者沉沒的話,後面的戰艦就出不來了。當“俄亥俄”號開始轉向的時候,炮擊的頻率瞬間提高了不少。在更為容易瞄準的情況下,開火的速度更是提高了不少,很多炮手甚至將火炮固定在一個角度上,然後就是不斷的把炮彈打出去,以提高開火的速度。
六點三十四分,“俄亥俄”號被至少六枚穿甲彈命中,其中有兩枚打在了左舷中部的副炮群裡,將左側的五座副炮炮塔全部炸燬,另外一枚打在了艦橋後方煙囪的根部,炸斷了煙囪,還有一枚打中了艦橋上方的桅杆,炸斷了桅杆。
六點三十五分,“俄亥俄”號最慘烈的一分鐘,在這一分鐘內,六艘“新省會”打出了122發炮彈,當時沒有辦法統計出有多少發穿甲彈命中,瞭望員只統計出了在戰艦上爆炸的穿甲彈。其中八枚穿甲彈在艦面上爆炸,爆炸點都集中在了戰艦左舷的中部,因為爆炸過於密集,瞭望員沒有判斷出每一發穿甲彈的準確命中位置。另外,肯定有更多的穿甲彈在艦體內爆炸,此時的交戰距離在6000碼以內,而且戰艦側面的主裝甲厚度肯定比炮塔的正面裝甲厚度薄得多,在這個距離上26式穿甲彈的穿甲能力超過了600毫米,而當時沒有任何一艘戰列艦的側甲厚度在600毫米以上。
六點三十六分,又有數發穿甲彈在艦面上爆炸,就在“新省會”級上的炮手感嘆敵艦竟然如此頑強,被這麼多炮彈擊中後還不爆炸,也不沉沒,而且跟在後面那艘敵艦已經快要駛出港灣的時候,“俄亥俄”號發生了一連串的大爆炸。
爆炸首先是從戰艦中部開始的,大概是鍋爐艙的壓力過高,導致鍋爐爆炸吧,從當時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在爆炸發生的時候,戰艦並沒有猛烈的震動,只是白色的水蒸氣從戰艦的體內迅速的衝了出來,這是鍋爐爆炸所產生的主要現象。這些水蒸汽有數百攝氏度,而在密閉的空間內,是不可能迅速的散發的,也就是說,水蒸氣所過之處,絕對不會有人能夠生存下來!
緊接著,戰艦的艦橋下方發生了一次猛烈的爆炸。從爆炸點來看,應該是左側前面兩座副炮的彈藥庫發生了爆炸,因為這兩座彈藥庫就設在艦橋下面。很快,戰艦中部再次發生爆炸,並且竄起了橘黃色的火苗,這應該是戰艦上的航空汽油被引爆了。致命的爆炸發生在戰艦的c炮塔下面,肯定是在鍋爐爆炸後,損管搶修人員傷亡慘重,無法控制住向主炮彈藥艙蔓延的大火,也沒有及時開啟彈藥艙的通海閥,結果導致主炮彈藥艙爆炸。隨後,戰艦上還發生了幾次規模不一的爆炸。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在c炮塔的彈藥艙爆炸之後,“俄亥俄”號已經被炸成了兩截,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讓這艘戰艦繼續浮在海面上。
到此,六艘“新省會”轉移了目標。在數分鐘的交戰過程中,“俄亥俄”號僅僅只進行了三次還擊,打出了不到十發巨彈,而且沒有對南面的戰艦構成任何威脅。最終,該艦在六點四十四分的時候沉沒,因為沉沒處水深不到30米,戰艦又是尾部向下沉沒的,結果艦首的很大一部分還翹在海面上呢。
“俄亥俄”號的犧牲不是沒有價值的,正是因為這艘戰艦纏住了敵人,同時為後面的三艘戰列艦擋住了敵人的炮彈,贏得了衝出港口的機會,所以,在“俄亥俄”號被擊毀的時候,緊跟在其後面的“蒙大拿”號,“緬因”號,以及“新罕布什爾”號衝了出來,並且有能力向南面的六艘“新省會”級進行有效的還擊。
第七十七章 正面戰鬥
在“俄亥俄”號發生一系列的爆炸之前,常薦新就已經向各艦下達了新的交戰命令,當時另外三艘美軍戰列艦已經衝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