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時代以來,日本的“公家”,其“家格”分成了六個等級,最高為“五攝家”,以下依次為“清華家”、“大臣家”、“羽林家”、“名家”和“半家”。
巖倉具視就出身於最低階的“半家”,他能夠在成人後進入朝廷,擔任要職,關鍵還是因為被更高“家格”的貴族巖倉具慶收養。
巖倉具視和三條實美兩個,原本都是“尊王攘夷”的,但和三條實美一味熱血激昂不同,巖倉具視很快意識到:單靠喊口號逼迫幕府是沒有用的,皇室手無寸鐵,勢力消長、局勢變化的關鍵,在地方諸侯。只有依靠雄藩,才能夠平衡乃至削弱幕府的力量。
因此,巖倉具視從單純的“尊王攘夷”,變成支援“公武合體”,雄藩的勢力因此進入中央政治,幕府隻手遮天的情形一去不復返。
但是,激進的尊攘派是反對“公武合體”這種“妥協路線”的,因為武家之首就是幕府,在狂信徒們眼裡,“公武合體”,是對幕府的諂媚和對皇室的背叛。
他們要的是“獨尊天皇”,其實就是要求由“公家”取幕府而代之,掌握政權。
三條實美和巖倉具視從此漸行漸遠。
雙方真正決裂,是因為“公武合體”的標誌**件——“和宮下嫁”。
朝廷和幕府雙方的“公武合體”派,在謀劃將軍和皇室聯姻的時候,和宮早已經有了婚約,物件是有棲川宮熾仁親王。可是皇室這邊能夠拿出來的候選人只有三位,孝明天皇的兩位異母姊妹敏宮、和宮,還有一位,是孝明天皇自己的女兒富貴宮。敏宮已年屆三十,富貴宮才六個月,都無法考慮,和宮其實是唯一的人選。
政治現實壓倒一切,和宮被迫和有棲川宮熾仁親王解除婚約,下嫁德川家茂。
這樁婚事,和宮自己固然極不情願,尊攘派亦視之奇恥大辱,有棲川宮熾仁親王被橫刀奪愛,對相關人等恨入骨髓,更不必說。
這“相關人等”中,巖倉具視名列前茅。
巖倉具視是朝廷中支援“和宮下嫁”的代表人物,併為之往來奔走。“和宮下嫁”最終成事,他一口氣還沒喘勻,廷臣們鋪天蓋地的攻擊就到了。
*RS
第三十七章 偽詔
朝議洶洶,領銜的就是三條實美。
和中國的東林、清流的那一套彷彿,三條實美們弄了一個“四奸二嬪”出來,群起攻之。
“四奸”以巖倉具視為首,其他三位是千種有父、富小路敬直、久我見通,都是“公武合體派”的要角;“二嬪”是兩位皇室女官:今城重子——千種有父的妹妹,堀河紀子——巖倉具視的姐姐,她們倆在“和宮下嫁”中也起到了相當作用。
和中國不一樣的是,尊攘派既動口,也動手。除了朝堂上彈章交下,皇宮外的尊攘派的浪士們,聲稱要對“四奸二嬪”實行“天誅”。
這不是白嚇唬人。千種有父的家臣賀川肇,被浪人殺死後分屍,兩條手臂被分別扔進巖倉具視家和千種有父家,頭顱被扔進了東本願寺——德川慶喜正住在那裡。
巖倉具視的文膽和謀士、著名國學者玉松操,大罵東家,說自己“為奸雄所誤”,棄巖倉而去。就是不知道是被嚇的,還是真的如此義憤填膺。
孝明天皇吃不住勁兒了,既為安撫氣勢洶洶的尊攘派,也為保護巖倉具視,命他辭官“蟄居”。不久,進一步命他削髮為僧。
於是,巖倉具視便在京都以北的巖倉村隱居至今。
中御門經之和巖倉具視是總角之交,年輕的時候,出雙入對,形狀可疑。中御門經之雖然“政治立場”不鮮明,也基本沒牽扯進過什麼大的政治風波,但人人都曉得他是巖倉具視的崇拜者,因此,三條實美才才會說,“他只會聽巖倉具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