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故正是春暖雪融時,河床上卻乾的都是龜裂的土地。透過瀰漫的硝煙隱約可見遠處兩丈多高的夯土邊牆,北婁口堡便鑲嵌其上,一杆猩紅的明軍戰旗插在城頭正迎風獵獵。
郭師爺突然感慨道:“跟著三衛軍打仗真痛快也!”
忽然,有騎士飛馬而至,郭師爺識得,是總兵身邊的親兵。
“請問那位是郭經理,田會辦?”
三衛軍初戰告捷,第一次戰後會議就在北婁口堡北門敵樓之上進行。
出席會議的有三衛軍的各營營官,以及輔兵負責人郭丙煥,高山衛軍器局的會辦田復珍。
三衛軍的軍裝比較獨特,有別於任何一支明軍,屬於上紅下黑,紅色的棉布上裝及至臀部以下,前襟對開,脖子上則是緊緻的大翻領,前胸雙牌銅釦,既實用又耐看,腰間則是五指寬的牛皮帶,一柄雁翎刀懸掛其上,金屬帶扣閃閃發亮,將整個人映襯的更加英姿挺拔。
不止李信,各級軍官與士兵均著此軍裝,唯一區別的便是大翻領的顏色,與帽子的式樣,比如李信與的領子是藍色,營官程銘九的是土褐色,普通士兵的則是黑色……
出席會議的還有一群身著盔明甲亮的將軍,臉色既尷尬又顯得有些難為情。與雄赳赳氣昂昂的三衛軍比起來立時相形失色。這些人原本是北婁口堡的守軍,編制上大概有3000人左右,但多年的空餉吃下來,實際只有千餘之數。可軍官卻不少,除了一個參將,還有都司、守備、千總若干。
原來這北婁口屬山西鎮雁平道北樓路,北樓路設參將一名,各口堡分設守備,偏偏這北樓路的參將就駐紮在北婁口堡,流賊進犯之時,自參將以下盡皆懼戰,沒有勇氣駐守關口又不敢棄關而逃,便帶著親信士兵躲進了北婁口南嶽勝梁的圍城之中。因此,當流賊一部進犯於此時,城中只有一個千總帶著百餘人奮死抵抗,最終不敵之下全軍覆沒。
就在流賊全力圍攻地勢險要的嶽勝梁圍城之時,李信的三衛軍來了,大炮齊放之下,關城損毀嚴重,流賊不知虛實奪路而逃,這才解了他們的危機,一舉收復北婁口。
李信也不責備他們,將來自有朝廷追究他們的罪責,為今之計還需要他們守好這北婁口,守好三衛軍的後路。而北樓路的一眾武官們則畏懼李信將他們丟失關城的事實報與朝廷,是以對他唯唯諾諾言聽計從,以求得到李信的好感與諒解。
“都坐,都坐,說說你們瞭解的情況!”
這話,李信是對那些北婁口眾將說的,他們見這位傳說中將大同府鬧的翻天覆地的三衛總兵居然和顏悅色,一時間竟不知是福是禍,一個個反而更加拘禁起來。
“回總兵大人,據說,據說流賊有五十萬人,當,當然是號稱,據末將判斷,十萬上下總是有的。”
李信倒吸一口冷氣,恐怕這參將說的不盡不實,前邊五十萬自然是誇大,但後邊猜測的十萬人當是打了折扣的,只是也不拆穿他更想了解流賊在山西鎮的活動情況,以及兵力部署。但問了幾句不由得一陣洩氣,這幾個都是前怕狼後怕虎的貨色,自然對流賊的分佈也不甚了了。
只有一點大家是確定的,那就是代州城居然一直堅守到現在。很顯然,代州城已經成了卡在流賊喉嚨口的一根雞肋,本來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現在卻成了如鯁在喉之勢,也就是說流賊此番成敗就在代州一戰。勝則可出平型關直逼內三關之紫荊關,作為大明京師最後一道屏障的紫荊關一旦被攻陷,京師千里之地將直面流賊禍害。
第二百二十章 臨危升官
敗則進退維谷,龜縮回太原腹地,等各地朝廷援軍抵達做困獸之鬥,最終還免不了崇禎十一年李張之徒的下場。在這些酒囊飯袋口中,李信也不是全無收穫,他得知了一個太原城能在短時間內陷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