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那就是山西腹地尤其是太原府一帶鼠疫橫行的極為利害,堂堂府城幾至十室九空,大批災民紛紛逃難無家可歸。
據說流賊渡河之時不過才幾千人的規模,能在短時間內膨脹到號稱五十萬人,原因在於裹挾了大批逃難的災民,流賊像滾雪球一般越聚越多,等到太原城下之時,就已經號稱五十萬眾,而太原城由於鼠疫的肆虐,幾乎已經成為一座空城。流賊幾乎沒費多少力氣便輕而易舉的取了太原城。
與其說是流賊攻下太原,倒不如說是鼠疫替流賊攻取了太原。隨即流賊打出闖王旗號,四處攻城略地,由於事先有了鼠疫的掃蕩,多數城池幾成空城,闖軍自然是手到擒來。
這個訊息讓李信大吃一驚,闖王在太原的訊息明顯和李信熟知的歷史對不上,按照記載此賊現在還應該躲在商洛山中抱著老婆賣力耕耘準備生兒子呢,怎麼可能到太原來?
但是歷史的車輪行進到今時今日,孫承宗不但沒有殉國,還重返朝堂身居要職。盧象升雖然一蹶不振,但終究也是免了身死受冤的尷尬境地。那麼,李自成在太原或許也就不奇怪了。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有人冒用了闖王的名號。這闖王原本是高迎祥的名號,自打他被俘身死之後,自然是有能者居之,李自成這才由闖將升格為闖王。如此,有人冒用便也就順理成章。
李信思來想去,這兩種情況都有極大的可能性,索性便不再去想,流賊雖然勢大,但朝廷終究是佔據總體優勢的,如今北面有三衛總兵親自領兵南下,中路井陘又有內閣大學士、總督保定、山西、河南的楊嗣昌,據說南路領兵北上的是左良玉,三面合圍之勢漸成,不管闖王是誰,想必都蹦達不了幾天。
幾乎所有人都持一片樂觀態度,就連李信也不例外,在他看來這場戰爭的勝利是早晚之事,區別在於如何取勝,何時取勝,由誰來打贏關鍵一仗。
李信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一個局面,據此判斷,他唯一能有用武之地的地方恐怕就是解代州之圍。流賊雖然號稱五十萬,但畢竟是些災民拼湊而成的烏合之眾,與左良玉麾下身經百戰的明軍,與楊嗣昌帶領的京營主力相比都差得太多,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有捷報傳來。有了這種想法的李信便把全部心思都撲在代州城上,至於南邊的事就讓他們去打吧,自己想搶也搶不來。
三衛軍立即出北婁口直奔代州城,同時李信將北婁口堡的指揮權又交還給了北樓路的參將。那參將對此感激涕零,一再宣告李信對他恩同再造,早晚必將報答。這種衝動之下許的誓言,李信根本就沒去當真,而是隻向那參將提了一個要求,給他派幾個熟知當地地理的軍卒充作嚮導。參將自然是一口答應,千恩萬謝的將李信送出北婁口。
三衛軍上至營官下至普通士兵,都對戰爭的前景充滿了樂觀情緒,尤其是一頓炮轟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北婁口,更堅定了這種情緒。可此時此刻的李信心裡一點都不輕鬆,代州畢竟也是經過鼠疫肆虐的,且又不是太原那般的大城,他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座不大不小的城池堅挺了下來,卻明白多磨蹭一會,代州便多了一分陷落的可能。
從目前推測的戰略發展態勢上講,代州陷落與否不影響大局,可卻直接影響著李信,黃妸十有**就在城中……
三衛軍馬不停蹄沿著邊牆內側往西南直撲代州,沿途沒有一絲人煙,經過繁峙時竟只剩下了殘垣斷壁,看的李信真真心涼,流賊大部本是山西百姓,可一旦從了賊破壞性便與禽獸無異,哪裡還是什麼大明百姓。經此一役的折騰,即便是大明朝取得了最終勝利,將山西流賊悉數剿滅,恐怕最終的贏家亦不會是大明。
過了繁峙便可順著一條大河自東北向西南而去,幾十裡外便是代州。在嚮導的指引下三衛軍一路上順順當當,行進神速。這可苦壞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