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臣正商議削減吳王劉濞封地,吳王害怕削減封地無止境,就出主意起事。
心裡想起諸侯王沒有值得與自己商議大事的,聽說膠西王劉卬有萬夫不當之勇,愛好戰陣攻殺之事,諸侯王都畏懼膠西王,於是讓中大夫應高親口遊說膠西王說:“現在主上任用奸佞之臣,聽信饞賊,削奪諸侯封地,責罰非常重,日甚一日。
俗語有言說:“狧糠及米。‘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裡面的米;比喻佔據的地方再奪取政權;吳國與膠西國,都是著名諸侯國,朝廷一時對我們不利,不得安樂放縱了。吳王自身有暗病,不能朝見皇帝二十餘年了,經常擔心受到懷疑,無以自白,脅肩累足,仍然害怕不能受到赦免。私下聽說大王因為出售官爵有過失。所聽說其他諸侯削減封地,罪不至此;這恐怕不止是削減封地而已。”
膠西王劉卬說:確有此事,子將怎麼辦?”
應高說:“吳王自以為與大王一同憂愁,希望因時依照道理,捨棄生命為天下人除去禍患,意下也是可以嗎?
膠西王瞿然驚駭說:“寡人哪敢這樣!王上雖然嚴厲,固有一死罷了,豈可不侍奉造反啊!”
應高說:“御史大夫晁錯,惑亂天子,侵奪諸侯封地,朝廷怨恨,諸侯都有背叛之意,人為的動亂到了極點了。彗星出現,蝗蟲四起,這是萬世才有這麼一個機會;百姓生活愁勞,聖人所以興起。吳王在內以誅殺晁錯為名,在外跟隨大王車後,縱橫天下,所向者降,所指者下,沒有人敢不服從。如果榮幸得大王而許諾一句話,則吳王率領楚王侵略函谷關,守衛滎陽、敖倉之糧,抵禦漢兵,修築休息住宿之處,等待大王到來。有幸得到大王親臨現場,則天下可以吞併,吳王大王兩位君主分割天下,不也是很好的嗎!
膠西王說:“好!”
應高返回吳國,報告吳王,吳王仍然害怕其沒有結果,乃親自為使者,到達膠西與劉卬當面約定。膠西群臣有的人聽說大王合謀,勸諫說:“諸侯封地不足漢的土地面積十分之二,做背叛之事只會讓太后擔憂,不是良策。現在侍奉一位天子,尚且還很不容易;如果事情成功,兩位君主爭奪天下,災禍會產生更多了。”
膠西王不聽,於是派遣使者約定齊王、菑川王、膠東、濟南,都答應一起造反。
當初,楚元王劉交喜愛讀書,與魯申公、穆生、白生、都受業於浮丘伯學習《詩經》;等到劉交當上楚王,任用三人為中大夫。穆生不喜歡喝酒;楚元王每次擺下酒宴,經常為穆生準備甜酒。
等到楚元王兒子夷王、孫子劉戊即位,經常擺下酒宴為穆生準備甜酒,後來乃忘記準備甜酒。穆生退出宴席,說:“可以在楚王面前消失了!醴酒不設,楚王對我怠慢了;如果不離去,楚國人將我束頸遊街。”
於是穆生自稱臥病在床。申公、白生強行起用穆生為楚元王效力,說:“難道不念先王之恩德嗎!現在楚王一旦失去小禮,哪裡值得達到這種地步!”
穆生說:“《易經》稱:‘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人能預知事情萌發的細微跡象,就能與神道相合。徵兆,是運動細微變化的前兆,是吉祥或者兇惡現象的先兆表現。
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君子見到徵兆就要開始行動,不能整日只死死等待。’先王之所以禮相待我們三人,是先王具有深厚的道德修養人們只需一接觸便能感受得到。現在怠慢我們,忘記自己的道德了。忘記道德之人,怎麼可以長久相處,難道為了區區之禮節嗎!”
於是穆公謝病離開楚國,只有申公、白生繼續留在楚國。楚王劉戊逐漸放縱暴戾,太傅韋孟作詩諷諫,不聽韋孟,韋孟也離開楚國,居住於鄒地。劉戊因為在給薄太后服喪期間私下通姦獲罪削減封地的事,於是與吳王劉濞共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