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二戰時義大利人用袖珍潛艇和人操魚雷的戰果,則為司馬指明瞭道路。對於目前的西北而言,像這種外掛魚雷的袖珍潛艇而言,而是再合適不過的特戰武器。
由於沒有合適的原型艇,最後司馬只得選擇二戰末期日本製造的特攻袖珍潛艇,排水量不足二十噸,航程高達300海里的海龍型袖珍潛艇,雖然噸位小,但是卻可以外掛兩枚450/533魚雷,而艇頭還可以攜帶一枚600公斤重的磁力炸彈,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這種潛艇可以使用火車運輸到全國任何一個海區,隨時投入實戰。
而這種小型袖珍潛艇對試驗場地的要求也不高,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司馬才會在西北的水庫裡建立這麼樣研究所,提前設計試驗這種袖珍潛艇,儘管司馬提供了足夠多的技術資料,但是在沒有技術人員參於的條件下,單靠那些簡單的圖片、資料資料製造這種袖珍潛艇顯然不太現實,所以才會邀請在美國監造過潛艇並學習過軍艦製造與設計的葉在馥來西北承擔“一號水利裝置”的研製。
“老師,那個大院裡成日裡戒備森嚴的。真不知道他們在這水庫邊做什麼,連咱們都不能進去,有哨兵不說,就是連牆頭上都拉著電網,真不知道他們是做什麼地,還掛著什麼水利裝置研究所的牌子。”
看著遠處位於水庫邊的那處磚混的大型建築,在水壩遠處的水文站檢查著一些資料的宋希文開口說到,自從跟著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到這裡參於興建這個友誼水庫,宋希文就對眼前的那個和水倉是同時興建的“水利裝置研究所”產生了興趣。
可是現在都過去八個多月了,甚至於就是連水倉的壩體都已經基本完成。最多再過半年左右這座友誼水庫就會完工,但是宋希文還是不知道那個“水利裝置研究所”到底在研究些什麼。
“希文。我們來這裡是為了建好友誼水庫,同時積累經驗,不在忘了現在官廳水庫的建設已經被西北公司提出,那可是北地最大地水利工程”
聽到自己的學生地話後,正在檢查著資料的李儀祉開口說到,作為一名水利專家,李儀祉知道像建立水庫這樣的大型工程,無論是小水庫還是大水庫。對於自己和自己從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帶來的幾十名學生而言,都是一個難得的實踐的機會。
必竟在這個時代,並沒有多少有對水利、水庫建設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再則即使是有足夠地認識,能夠意識到其的重要性,恐怕也沒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水庫的建設。
李儀祉知道目前的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根本沒有多餘的資金用於興建,像眼前的友誼水庫這樣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地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必竟即便是像眼前的這個庫容不過一億多立方友誼水庫的投資,就超過百萬元之多,對於政府而言,如果有這麼多錢,還不如多建一旅的部隊來得划算。
“也許,就像他們說的那樣。國家地未來就是在西北吧!”
看著不遠處已經初顯雛形的水庫的重力壩,李儀祉輕聲自語到,和很多人相比李儀祉一家屬於堅定的共和派,父親和伯父又是同盟會陝西分會重要成員,為辛亥革命做出過貢獻。因此在陝西本省有“一家人四口,革命人兩雙”的讚譽。
而就是李儀祉本人。在武昌起義後。身在德國學習的李儀祉也是心急如焚,毅然輟學。辭去柏林東方學院講授中文地邀請,買了一支手槍和幾十發子彈,隻身回國,投筆從戎,參加辛亥革命。到起義軍佔領地上海江南製造局習射步槍。後因南北議和,共和成立之後,李儀祉轉而致力於水利教育和水利工程技術。
後在共和四年再次留德回國,因陝西政局不穩,財政困難,無法興修水利,便應全國水利局總裁張謇的聘請,參與創辦國內第一所高等水利學府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由留學回國有志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