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題目是出自於蘇中愈,但本身也是出自張玉珏的這道題目。
第二道題目:“舜其大孝也與!”
語出《中庸》第十七章,先由孔子來發表感慨,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舜該是個最孝順的人了吧?由此來展開議論,認為上古大帝舜,在德行方面是個聖人,地位上到了最高的天子,而財富上是富有四海,宗廟社稷祭祀他,子孫傳承他的基業。
由此得到一個論斷,認為只要有“大德”的人,就會有成就,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偉人。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故大德者必受命。”
如果是一般的考生來做這道題目,考慮到是蘇中愈所出的題目,議論的重點,已經不在純孝方面,而認為純孝只是“大德”的一部分,他們考慮到蘇中愈對於古文雅好的欣賞,他們必然會極盡歌頌之能事,會盡量去突出“故大德者必受命”這樣一個主題,而把彰顯純孝的主旨給帶偏了。
這也是會試中最容易迷惑人的地方。
從純孝,議論到大德,在大多數時候都會被看作是考生有遠見卓識的表現,但因為出題人所考察的方向不同,也容易引起考生的一種誤解,很多考生認為是議論的越深越容易被欣賞、得高分,但有些題目必須要考慮到主考官考察的方向,這樣才能獲得主考官的欣賞。
很顯然這道題目,不是在考“大德”,而是在考“純孝”。
歷史上的舜,就是以純孝而聞名的人,因此舜才能得到江山基業而被受讓帝位,紀寧自己很清楚這道題目是出自於張玉珏,既然張玉珏有純孝的思想,他就不能把議題議論的很深,而只是深入淺出地把“純孝”這個主旨給議論好便可。
本身議論的範圍就窄,他知道要想讓自己的文章出類拔萃,就必須在文采方面入手。
考慮到張玉珏對中庸思想的一種牴觸,以及張玉珏對法家、雜家思想的一種推崇,紀寧就要往這方面來著手,寫出讓張玉珏覺得滿意的文章,那就必須確定一個主旨:“世人必須要純孝,朝廷和官府也要保證對世人純孝的輿論導向,甚至要用國家機器,以法律來維持這種思想的延續……”
紀寧這也是考慮到一個對法家思想推崇的人,是如何保證對純孝的推崇,一個認為一切當有法度來解決的人,對法家思想格外推崇,就想利用他所學的東西,來維持社會上對道德標準的一種維持。
雖然紀寧不推薦這樣強硬的手段,但現實的情況是,在這時代中,不孝也是一種罪過,甚至要揹負罪責,社會對於孝義禮法的一種規範,仍舊未做到對世人的完全規範。
紀寧在草稿紙上所寫下的內容,也就是根據這方面來寫。
“……世人以孝而立於身,方以至善而聞達於諸侯,以孝善故君子,以非罪人之明……”
有了一個主旨,紀寧要寫文章也順手的多,本身也只是一篇三百字左右的作文,以他手頭上的才學,別說是是三百字,就算是寫三千字和三萬字也不用花多少時間。
一篇文章要取其精華,在寫完之後,就要仔細推敲,紀寧沒打算特立獨行在這樣的考試中一蹴而就,他也很懂得對草稿紙的運用,文章寫出來之後,就是要不斷檢查,把文章確定,再反覆推敲,終於寫出自己的文章來。
但他仍舊不急著將文章書寫於試卷之上,這些事是第三天要做的事情。
……
……
在第二篇題目完成之後,紀寧再反過頭去研究第一篇《孟子》題。
紀寧感覺這道《孟子》題,自己想發揮的非常完美是很難的,因為他在思想中已經不接受這種“人性本善”的思想,他甚至覺得跟孟子學說中的小怪獸角色,告子的形象很相似。
告子作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最著名的思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