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兒子一眼,又想起胤禩小時的可愛模樣,不由暗歎口氣。
“這些日子,你都讀了什麼書?”康熙一邊問,一邊往回走,兩人跟在後面。
胤禩說了幾個書名,康熙點點頭,隨口考了幾句,見胤禩皆能辨答無礙,不由點點頭。
“明日起,你便還是回吏部辦差吧。”
胤禛聞言一喜,今日的收穫,卻是出乎意料的,本沒想過皇阿瑪會微服到這裡來,更沒想過他會聽見他們倆的話,也幸好胤禩並沒有口出怨懟,否則以這位皇阿瑪的心性,還真不定又會怎麼想。
胤禩一愣,隨即跪下謝恩。
他心中其實並沒有多少興奮之情,但身上又有差事,總算日子不會過得太無聊,若能讓他自己選,胤禩倒寧願去工部這樣的衙門,既能做事又不惹人注意。
康熙想來是心情大好,竟還在府中留了晚膳,廷姝自然用足心思去服侍,不僅吩咐廚房備下菜餚,還親自下廚做了兩個小菜。
旗人女子裡能下廚的不少,但貴族宗室裡卻不多,從來也沒哪個兒媳婦親自做菜給康熙吃,這對於他來說自然受用,不僅吃得比平日多了些,還難得開口誇獎了廷姝。
翌日,康熙的明旨便發下來,恢復胤禩差事,並且賜了兩個莊子,和黃金五百兩。
旨意上說的是胤禩心性俱佳,不務矜誇,又能勤懇辦差,敬謹廉潔,但實際上誰都知道並不是那麼回事,若說勤懇辦差,怎麼胤禩從江南迴來那會兒沒有賞賜,反受斥責,如今突然來這麼一遭,卻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有心人自然會去打聽,細問之下才知道,康熙昨日微服去過八貝勒府,這一來也就惶然大悟了,事不關己的不由暗道一聲八阿哥幸運,曾經落井下石的卻要擔心自己有沒有得罪過這位重拾聖寵的八阿哥。
開鋪子的事情,康熙雖沒再提,卻隱約流露出不會限制的意思,胤禛便讓那拉氏將原先那兩間鋪子歸還,胤禩也沒推辭,鋪子本來就已經有些進項,那拉氏雖然盡心,畢竟不擅商道,也沒有做大,胤禩接手之後,親手製定了些規矩,又交給廷姝打理,倒也經營得風生水起。
這卻不是他天資聰穎,通曉商賈之道,而是前世九阿哥胤禟手下商行遍佈全國,人稱財神九爺,他與胤禟交好,自然耳渲目染了一些,加上自己確實下了番苦心,找來不少書籍琢磨,這才慢慢地上手,但他又不願因此落人把柄,只是從旁指導一些,明面上讓管家打理,賬目則一應交給廷姝。
鋪子有了進項,加上康熙賞賜的兩座莊子,都有些附帶的產業,府裡的開銷也漸漸寬裕起來,再不像一開始那麼拮据。只是胤禩夫婦經過那段時間,反而對彼此瞭解更深,感情也越發好了起來,加上新婚燕爾,宮裡暫時還沒指人過來,兩人卻成為外人眼中出了名琴瑟和鳴的夫妻。
到了七八月,紅薯成熟,結成塊莖,紅薯葉也隨之摘下滿滿一筐,胤禩挑了些好的,給宮裡送去,附上烹調做法,餘下一些分送胤禛和胤祺等人府上。
這東西雖然易活高產,但京城裡見過的人並不多,加上做法繁多,蒸煮炸烤皆可,薄薄一層皮剝下之後,肉色金黃,香甜糯軟,彷彿入口即化,康熙稱讚不已,並且大為推崇,下令陝甘等地廣泛種植,也由此掀起京城達官貴人一場紅薯潮,幾乎家家都種上一兩株紅薯苗,想要嚐嚐這備受皇帝誇讚的紅薯滋味。
縱是有條不紊如胤禩者,也不由有點焦頭爛額。
既要忙政務,又要應付每天不時上門藉著詢問紅薯實則目的不明的人,從被遺忘冷落的人,一躍又成為京城裡備受矚目的阿哥,大起大落至此,也由不得旁人要多說幾句,但胤禩疲於應付這些人,索性閉門謝客,除了到衙門辦差,進宮請安外,閒雜人等一律不見。
陝西官員貪汙賑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