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摧毀敵方的戰爭資源,以及維持戰爭下去的潛力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從心理上,摧毀敵國百姓的戰爭士氣,徹底的瓦解其國民維持戰爭的決心。
別看日本人佔領東北已經整整十年,但是他們很清楚,絕大部分的中國人與他們並不是一條心。目前的恭順,只是高壓下的一種態勢而已。中國人從來沒有和他們一條心過,今天離開關東軍刺刀的保護,明天這個滿洲帝國政府就得倒臺。
那個在刺刀之下建立的滿洲國,只是一叢漂在水上的浮萍而已,是沒有根系的。一個Lang頭來了,就一切皆空。如果中國人的轟炸,能瓦解這種抵抗的心態,對於關東軍來說自然是上上之選。
至於在轟炸之中,死傷多少中國人,跟他們並無半點關係,更不會影響日本人打下去的決心。他們不會為了中國人的死亡數字,而有絲毫的動搖。而且對於日本人來說,中國死的越多越好。
抗聯如果將滿洲境內的城市,也作為轟炸目標,不僅不能起到瓦解地方士氣的作用,反倒是寒了中國人自己的心,更容易激起中國人自己內部的紛爭。相對於這一點,即便是轟炸南滿工業基地,對削弱關東軍作戰潛力有一定的好處。但是更大的反作用,使得這個好處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上半年航空兵出動伊爾四轟炸機,對鞍山昭和鋼鐵廠、本溪湖鋼鐵廠、奉天兵工廠、撫順石油煉化廠的幾次空襲,都曾經捱過楊震的狠批。那裡的鍊鋼和軍械生產工人中的中國人,對於未來的中國是一個無價之寶。日本人可以不心疼,但是中國人自己不能不心疼。
你這一通炸彈下去,你就能保證炸死的都是日本人?誤傷了一個技術工人,都是一個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如果不是戰略上的需要,外加暫時的鞭長莫及。但凡有一點可能,楊震恨不得將這些工人都搞過來。還能批准他們去狂轟濫炸?
這麼一通狠訓下來,航空兵在制定計劃和執行的時候更是束手束腳。在制定轟炸目標時候,當然只要是中國的,都不敢在放到計劃裡面去。一號那次發的火氣,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可還是讓航空兵記憶猶新,而對朝鮮的空襲,畢竟那裡有價值的戰略目標數量不多。所以抗聯航空兵的戰略空襲能力,並沒有與戰術作戰能力那樣,在實戰的鍛鍊下,得到飛速的提高。雖說不能算是沒有,但在太多的方面也是一片空白。而遠航程的導航能力,更是抗聯目前最大的一個弱點。
日本本土週年的形勢與英國一樣,都是四面臨海的島國,進出都需要飛越大海。雖說相對於不算寬的英吉利海峽來說,東北到日本需要飛過整個日本海的航線,在海面上的距離要寬的多。但是畢竟英國人在這方面,經驗要豐富的多。
而且英國人雖說不是戰略轟炸的開山鼻祖,但是對於戰略轟炸的重視,卻遠非一般國家可以相比的。而且在對戰略轟炸的研究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之處。那位杜黑老兄的理論,他們研究的可是相當的深刻。
別看現在被德國人地面上打的幾乎無還手之力,但是在空中,除了開戰之初,英國人因為觀念有些保守的問題,吃了點虧之外。到了不列顛戰役開始之後,可是就沒有吃過太多的虧。自西歐戰事爆發之後,對德轟炸卻是自不列顛戰役開始以來就沒有停止過。
其重轟炸機的研製與發展,也是目前所有參戰國中最重視的,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與更加重視中型轟炸機、戰術轟炸機研製與發展,或是沒有能力製造類似轟炸機的德意日相比,英國人的轟炸機才是真正的戰略轟炸機。
去年服役的哈利法克斯轟炸機,今年年初服役的斯特林轟炸機,眼下已經開始量產的蘭開斯特轟炸機,都是效能優秀的戰略轟炸機。尤其是哈利法克斯轟炸機與蘭開斯特轟炸機,在整個戰爭期間都是對德戰略轟炸的主力。
斯特林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