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道代州城外的官道上,李詢和崔乾佑二人騎馬賓士。
“大哥,天快黑了,今晚我們就在代州城休息吧。”
李詢二人出發後就一路快馬加鞭,早一日到達涼州城早一日安穩。代州出發後遇到的第一座大城。
因為靠近邊塞,代州並不像內地的城池那麼繁華,反而多了一絲蒼涼和悲壯。
在城門口過了路引檢查,二人牽著馬進了城,找到一處客棧住下。
晚上,李詢和崔乾佑並沒有下去吃飯,而是讓店家送了幾個菜和兩壺酒上來,兩兄弟邊喝邊聊。
“真是十里不同天,這代州的民風景色和幽州完全不同,幽州直面北丹,我以為民間風氣已經夠彪悍了,可是你看代州街頭,老百姓給人的感覺更是帶著一股子狠勁。”李詢邊吃菜邊感慨。
“那當然是,幽州北邊要再走上百里才算挨著草原的邊,代州這邊可是隨時有可能被突勒人攻擊,更別說與突勒人相比北丹人只算個小部落罷了。代州的百姓這些年不知見識了多少次戰爭,許多人的親人也死在了戰亂中。”崔乾佑顯然更瞭解這些。
“可惜啊,當年太宗年間,一戰平定強大的突勒汗國,大周的疆域北到北海,西至蔥嶺。那時候胡人別說掠邊,見了漢人軍隊不尿褲子就是好的。”
“這才多少年啊,突勒人復國了,代州都成了邊關重鎮了,天天要防著突勒人的襲擊。”太宗的威名和大周當年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著實讓崔乾佑懷念。
李詢也有些佩服自己這個從沒見過的太爺爺,太宗皇帝不僅僅一統天下,更重要的是,他打直了漢人的腰桿,建立了漢人的自豪感,讓四方胡夷不敢妄動刀兵。
“大哥不必灰心,現在大聖依然國富兵強,你我二人到了隴右總有施展抱負的機會,管他突勒人還是吐蕃人,都將成為我們的墊腳石。”李詢對未來也充滿著嚮往。
這份豪情壯志,無關復仇,僅僅是因為一個漢人的自豪,先輩豐光偉績激勵著一代代子孫。李詢也希望自己可以重現祖先的榮光,馬踏塞外。
而隴右正是他們施展胸中抱負的舞臺。
自從女皇放棄西域後,吐蕃人和回鶻人趁機填補了勢力真空,當年大周辛苦打下的萬里疆土迅速淪陷,北庭和安西都護府名存實亡,涼州就成為了大聖朝西北的前沿。
作為大聖在西北的一個突出部,涼州西邊和西南是吐蕃人,北邊是復國的突勒人,吐蕃人對漢地是步步蠶食擠壓大聖的防禦空間,突勒人是一直想著馬踏中原,一報亡國之仇。
可以說現在涼州就是一個四戰之地。
所以涼州都督高仙芝轄制兵馬六萬餘人,都是邊軍百戰精銳,其中騎兵就有兩萬五千人,是整個大聖邊軍中騎兵數量最多的。
高仙芝此人善於出奇兵,往往在出人意料的出現在敵人面前,一戰定勝負。而且面對任何對手總有一種必勝的信念和信心,所以幾年來在西北死死的剋制住了吐蕃人和突勒人。
尤其是面對吐蕃人,數次殲敵萬人以上,使得大聖的西部防線,只有涼州面對吐蕃人處於一種壓迫性的態勢,而其他地方只能被動防守。
對於李詢來說,此去涼州最高興的就是有崔乾佑同行,他一直堅信崔乾佑有成為一個名將的潛力。他的那份眼光和對戰機的把握是天生的,這種人就是為戰爭而生,以前在幽州軍只是找不到施展的機會而已。
“兄弟,你知不知道高都督手下有一支精銳的斥候,名叫夜不收。據說高都督百戰百勝的關鍵就是這支斥候的功勞。聽說他們只有兩百人,但個個都是一等一的好手,突勒人和吐蕃人都怕碰到夜不收,因為他們從不留活口,自己也是絕不被俘。”
“所以夜不收是最容易在高將軍麾下立功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