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固然有源源不斷的流民,湧向京城,京城中的老百姓卻發現,街面上並沒有到了那種特別混亂的地步。
而且,家裡缺少壯勞力的,還有更多挑選的餘地。
能跋山涉水來到京城的,大部分都是體格健壯的年輕人,年老體弱的,病病歪歪的,還有那些年幼的小孩子們,大部分根本到不了京城。
再加上官府救濟及時,一時間,京城到彷彿比以前還要安定。
京中沒亂,吳宓也稍稍放鬆了一點兒,心裡還對楊蘊秋反應如此迅速,感激了三分,琢磨著那位開辦書院不容易,賺錢比四大書院要少得多,在關鍵時刻還能時時惦念朝廷,果真是忠心耿耿。
安撫了流民,吳宓騰出手來,又是籌集糧草,給北疆那邊送去,還得盤點戶部,打仗都是要花錢的,而且花得還不少,他們洪朝這些年戶部有些儲蓄,但向來不多,這次一場大戰,還不知道庫房頂不頂得住。
看著越發空空蕩蕩的戶部庫房,吳宓正撓頭,然後就聽到了一些很不好的訊息,在京城裡面流傳,不知道什麼人胡說八道,有鼻子有眼地傳說——童林之孫,童文的死另有蹊蹺。
懵懂 更新推遲
今天折騰了一天電腦,更新推遲到晚上,諸位明ri再看吧!
第一百七十六章 應對
另有蹊蹺,另有蹊蹺,究竟有什麼蹊蹺之處?到是說出來!
吳宓氣得臉色發青,要不是他自幼就憋屈慣了,本人也不是那等習慣於遷怒旁人的君王,恐怕身邊一連串的小太監都得受牽連,挨板子。
童文確確實實是病死的。
吳宓一開始就調查過。
好幾個御醫確診,童文就是急症身亡,可就是看不出是什麼病症,忽然就死了。御醫們也說,這種情況以前一樣發生過。
別說體弱的孩子,還有身在壯年,健健康康,忽然就莫名其妙死了的,不是什麼特別稀奇的事兒。
其實要是換了別的大臣的兒子,死了也就死了,怎麼也不至於惹來皇帝的關心,但眼下這個卻是不同,童老將軍正為了國家在北疆浴血拼殺,他唯一的孫子,帶回京城,交到了皇帝的手中,除了是為了孫子的安全之外,多多少少也有一點兒充當人質的意思在。
洪朝的高階將領們,家族一般都留在京城。
童家以前也不例外,只是家族子嗣凋零,老人們都不長壽,如今死得只剩下了童林和他孫子相依為命,他才會和孫子一起呆在北疆。
這次把孫子帶回京城,童林走時,根本沒想再把人帶走,就是希望孩子留在國都,讓皇帝照料,也表明自己的忠誠。
現在到好,人家重臣留下來的‘人質’,咯嘣一下,沒了!
坐在書院明亮的書房裡面,吳宓卻一點兒欣賞各種新書的意思都沒有,只是嘆氣:“童將軍要是在京城那還好些,怎麼偏偏就是將軍走了之後,孩子才……”
楊蘊秋無語,良久才意思意思地寬慰:“童將軍是聰明人,他會明白,陛下絕不會害了童文,這麼做,對陛下來說,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的確如此。
吳宓總算略略鬆了口氣。
楊蘊秋卻知道,他口中說無妨,心裡卻明白,就算童將軍信任這個陛下,這個小皇帝也信任童將軍,無論是誰想出的這一局,他都已經成功了。
吳宓下令,嚴禁那些流言蜚語出現。
奈何,既然是流言,當然越是堵塞,越是流傳的更加囂張。
滿城的人都在傳說,童文死的時候,面色青黑,很明顯是被毒死的,而且,他生前和宓妃的弟弟起了衝突,那位國舅爺還撂下狠話,說讓他見不到明天的太陽,結果,童文還真就這麼去了。
傳流言的人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