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有勢的豪門家主,更沒有來自東都政治對手所施加的重壓,他只是一個普通的鷹揚府軍官,肩上沒有千斤重擔,當然可以從軍事上對當前局勢有個清晰的判斷。
魯郡現在是四面受敵。
北面有齊州賊,雖然齊郡張須陀正在奮力圍剿,齊州賊暫時不會威脅到魯郡,但前車之鑑擺在那裡,去年張須陀就把齊州賊趕進了魯郡。現在段文振病逝了,段文操最大的靠山不在了,張須陀還怕啥?肯定是肆無忌憚,無所顧忌。一旦他再把齊州賊驅趕至魯郡,段文操怎麼辦?故技重施,再逼著張須陀把齊州賊“領”回去?絕無可能了。
魯郡的東北方向就是濟北郡。濟北郡有賊帥韓進洛、甄寶車,他們活躍在濟水兩岸,盤駐於魚山一帶。魚山距離魯郡不足百里,距離首府瑕丘不過三百里,中間都是大平原,唯一的阻礙就是汶水,而汶水兩岸又遍佈大大小小的城鎮,官民富足。濟北郡境內有滔滔大河,有奔流濟水,是去年水患的重災區,因為賑濟不力,災民活不下去了,這才造反。不難預見,這些飢腸轆轆的造反者,很快就會殺到汶水,殺進魯郡境內,大肆擄掠。
魯郡的西北方向是東平郡。東平郡有賊帥霍小漢,他是鉅野澤附近的富豪,靠大湖生活。按道理只要大湖在,湖裡有魚,就能餵飽肚子,為何要造反?都是東征惹得禍。因為東征需要,官府強徵徭役,強徵賦稅。壯丁都走了,老弱婦孺餬口都困難,哪裡還有能力支付賦稅?活不下去了,唯有造反。這一造反,便苦了魯郡。鉅野澤緊鄰魯郡,距離首府瑕丘僅百里路程。鉅野澤沿岸的漁民,既有東平郡人,也有魯郡人。這次造反的另一賊帥帥仁泰,便是魯郡平陸縣人,他的麾下都是魯郡漁民,現正在平陸、瑕丘和任城三縣境內燒殺擄掠。
段文操本想派兵去剿殺的,偏偏這時魯郡西南方向的濟陰郡也有人造反了。濟陰豪帥孟海公在周橋舉兵,短短數日便糾集了上萬人馬,然後直殺鉅野澤,與帥仁泰、霍小漢兩路賊軍會合了。三個賊帥會師,好幾萬叛賊,段文操拿什麼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這三個賊帥出自三個不同的郡,三個郡都應該出兵剿殺,憑什麼魯郡獨自承擔剿賊重任?
但是段文操還是派出了軍隊,目的是驅趕境內的叛賊,把叛賊都趕到東平和濟陰去。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只要我魯郡境內安穩,你東平和濟陰即便亂成了一鍋粥,又與我何干?想是這麼想,齷齪心思誰都有,但段文操確實是有苦難言,因為在魯郡的東邊,還有一股最大最強悍的叛賊,那便是盤駐蒙山的徐州賊。
徐州賊在蒙山窩了一個冬天沒出來,然後春天到了,春暖花開了,徐州賊還沒有出來。段文操提心吊膽,把主力都放在泗水一線,堅決堵住徐州賊的下山之路。終於徐州賊下山了,結果讓段文操很高興,徐州賊去禍害彭城、下邳去了,沒有侵害魯郡。
只是,他尚沒有高興幾天,徐州賊突然就調轉了方向,氣勢洶洶地殺進了魯郡,而且還有南北夾攻之態勢。以徐州賊的實力,根本不存在兩路共擊,所以這南北兩路,肯定有一路是虛,有一路是實。
卞城戰敗後,段文操收起了輕視之心,變得很謹慎,唯恐重蹈董純之覆轍,為此他甚至派人買通了蒙山獵戶打探山裡的動靜,雖然成效不大,但最起碼打聽到了徐州賊首叫白髮帥,也有人稱之為蒼頭帥。然後又派人到譙郡打探,瞭解到了韓曜、陳瑞等賊軍首領。最後終於從東郡打聽到了蒼頭帥的由來,原來此賊竟是被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下令押解到東都的東北大盜,在經過白馬時,乘著一群當地賊人劫獄的機會,逃之夭夭。
何等兇賊,竟會引起宇文述的注意?還要千里迢迢押至東都?這個兇賊緣何與徐州賊走到一起?又如何被徐州諸賊推為首領,舉兵叛亂?
段文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