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出的力都比我多。”
“好。好。”龔宏志當即笑道,“我們這次,還就是來報道基層同志的,想從故事的角度出發,細細講講節能工程中,同志們如何發揮創新能力,如何不辭辛苦的努力。”
話說到此,龔宏志又連忙衝對面的牛大猛道:“牛廠長可別介意,這是部裡定的宣傳口徑,讓在領導層面上,少著筆墨,多表揚基層。”
“哪的話!表揚我們廠的人,不就是表揚我呢麼!”牛大猛大笑道,“大家先坐,先坐,關於電力報的採訪,實際上我們廠已經準備了一些素材,幾位領導先看看。”
大家就此落座,三兩句寒暄過後,張逸夫送上了早已準備好的材料。
三位報社的人就此翻看起來,文字性的東西大概幾十頁紙,照片不下百張,他們還真沒想到這個廠子已經未雨綢繆,做了這麼多的準備。
傳看之下,三人皆是一陣莫名的舒爽。
首先,他們的工作可以省下大半。
無論是鍋爐、煤場還是電氣車間,在達標施工和執行過程中的照片早已有了全方位的準備,全都是在現場實際中拍攝的,在幹中拍攝的,真正體現了一線精神,艱苦精神,都是最真實的東西,比報社的人到了現場再找人擺拍效果要好很多。
此外,還有一份名為《達標週記》的工作記錄,以一位工廠技術員的視角,記錄了達標與降低煤耗的點點滴滴,有故事,有人物,也有精神,非常生動,文筆也不錯,幾乎可以當現成的投稿來用了。
這種真實取材於基層的東西,正是電力報現在需要的。
“好啊,好啊。”龔宏志看過後,已是樂得合不攏嘴,“你們冀北電廠都做到這步了,是要把我們報社的工作都搶了啊!”
眾人大笑。
旁邊的年輕記者也讚歎道:“照片也都很不錯,雖然偶爾有角度不太理想的,但貴在真人實景,貴在真實。”
老記者則問道:“敢問一下,這份《達標週記》是哪位同志寫的?”
幾人對視過後,張逸夫指著文天明答道:“是我們廠的文天明主筆的,他本來就是辦公室的同志,文采比較好,現在又兼任達標辦的工作,這件事就交給他做了。”
文天明被這麼捧了一下,臉上也是一陣滾燙,十分不好意思:“這些照片和文字,主要還是張逸夫指點的,我們達標辦共同完成的。”
“嗯,不論別的,至少這文字很細膩,又有基層的味道,不錯。”老記者肯定地點了點頭,衝副總編道,“老龔,要我看,這個週記完全就可以用了,咱們只留供電煤耗的那部分,做幾期連載,這次不用咱們套場面話,直接在電廠就地取材,活靈活現。”
“哦?你都看得過去?那文字水平肯定沒問題了。”龔宏志腦筋一轉,“你看,現在領導正在鼓勵這種基層實打實的文章,讓咱們集思廣益。這下剛好,藉著這個《週記》,正好開闢一個基層故事的專欄,以冀北為先,連載達標的事蹟,之後再宣傳其它廠情況,鼓勵大家爭先創優,共塑氛圍。”
下來看看果然有收穫,這邊都是現成的材料了,剛好貼合工作重點,領導肯定滿意。
龔宏志越說越動心,好像是自己鼓勵了自己一樣,隨後又拿起週記問道,“我看這篇文字是列印出來的,你們還有WPS文件麼?”
“有的。”張逸夫立刻答道。“我們廠的辦公自動化工作已經進入普及階段了,重要文件和圖紙都用計算機做,用計算機管理。”
龔宏志聞言道:“那好啊,還能接著來一篇‘電廠辦工自動化’的報道了啊!”
又是一陣大笑,氣氛十分之融洽。
隨後的時間,便是張逸夫牛小壯領著報社的三位參觀廠子,象徵性地拍些照片,做些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