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午時則慣性地踏入了牛大猛早已安排好的宴席,少不了一頓喝。
要說這種喝也算是中國特色了,說是熱情也好,說是陋習也罷,上面宣傳口來人了,你總該請一頓酒,要不別人都請了就你不請,這就是不懂規矩了。
尤其是電力報的領導都來了,他們回去怎麼吹不管,看在這頓酒的面子上,至少不要黑就對了。
張逸夫對這種事談不上反感,也談不上喜歡,身在局中,規矩不得免。你要實在看不上這種事,可以跟真大哥學習。大哥低調一世,終於當上全國的大哥了,一聲令下,你們都給老子省著點別亂花錢別亂喝酒,那全國的風氣就都變了。
不然跟夏雪似的,這也瞧不上,那也看不上,到頭來不僅什麼都無法改變,反而會抑鬱自己。
這個酒席,在張逸夫的懇請下,特意拉來了黃宏斌,主要是這位車間主任出力實在不少,怎麼也得稍微給些風頭,不然張逸夫就成了不給人好處,只忽悠人幹活了。
這樣一來,冀北方面出動的三位便是牛大猛、黃宏斌和張逸夫。張逸夫雖然不勝酒力,但那二位都是酒精考驗的戰士,無所畏懼,這讓張逸夫終於可以歇歇了。
黃宏斌蟄伏多年,也沒想到這種酒席廠長會叫上自己,單是這份重視就夠讓他興奮的了,喝起酒來更是不含糊,兵不血刃便幾乎將報社的那位年輕同志喝倒。
酒到濃時,節奏終於緩了下來,酒勁也上來了,大家也便聊起了一些圈內的小道訊息,誰起誰沉一類的敏感事情。
這會兒的電力報,跟電力部還在一個院辦公,近水樓臺先得月,對部裡時事的掌握倒也清晰。一聊之下,張逸夫才瞭解到,華長青已經成為了這段時間在部裡最紅的人,或者說是最風口浪尖的人。在解決了九灘的事情後,他開始大舉推進電廠自動化,同時聯絡了美國的兩家軟體廠商,準備一口氣多搞幾個自動化試點,他手下的專項工作組也聚集了二十餘人,事情順利的話,眼看就要成立資訊與自動化司。
而民間對於華長青的看法大抵分為兩類,一類人認為他太狂,步伐太快了,不能因為一個自動化,亂了組織的固有節奏;令一類人認為他把老美的效率帶了回來,雖然細節上還有待商榷,但至少是個能幹事的人。
不得不說,這種事還就得華長青這號人來做,一方面他跟美國的廠商本就有聯絡,聯絡方便,另一方面他懂,又懂電力系統,又懂軟體,又是中國人,想必正是因為如此,部裡領導才肯委以重權和信任吧,畢竟挑不出別人幹這活兒了。(未完待續……)
159 結賬走人
至於近期最大的倒黴蛋,恐怕非苗德林莫屬了,臨時代任了一個月廠長後,被髮配到了市局,當個副手,豐州電廠很牛,但豐州市局就太一般了,當個副手安置,估計是要在那裡養老了。
“安全第一啊……”牛大猛感嘆道,“幹咱們這行的,出一次事,就夠栽一輩子的了。”
“是是,這方面我們也很理解,電廠的同志不易。”龔宏志抿了口酒嘆道,“但苗德林真的不冤。本來是EMC裝置的問題,他非畫蛇添足,枉為小人,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都被抖落出來,在部裡的領導面前耍手段,不是找死呢麼。”
年輕的記者聞言笑道:“總編,要說這事兒,也幸虧苗德林殺出來把罪頂了,不然倒黴的就是生產司了。”
按理說年輕人不該說這麼敏感的話的,但報社終究不是業務部門,相對聊起天來沒那麼多顧忌,外加現在是八卦時間,不出點乾貨大家也難受。
“有點這個感覺。”龔宏志放下杯子,抿了抿嘴,“事故肯定是要追個主責出來的,這次最後證明是EMC的裝置問題,主張引進的生產司也免不了惹麻煩上身,幸虧有苗德林把重罪都頂了,後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