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會當眾找太太要回來,理由是這是來接你的朋友,當然你要付計程車錢!跟男方父母外出吃飯,美國丈夫只為自己家付賬,不為父母付帳;女方的孩子上大學交學費,中國婦女想盡一切方法湊學費,美國丈夫也不過問,直到中國婦女實在為難了,才象施捨一樣幫她把學費湊齊。
美國丈夫以上種種行為,在我們的眼裡可以說是不怎麼厚道的,甚至是有些小兒扣的,但是在他中國太太的筆下,竟然成了平等、理性、合乎國情的代名詞!
不知道是想強調自己嫁了個好人,還是因內心有隱約的痛楚,或者是被美國丈夫甜言蜜語迷惑,總之,那個女人認為丈夫做的都是先進的,是正確的,理智的,是文明的象徵,是對婦女平等與尊重,並且是美國男人的典範。
就差振臂高呼口號:向美國老公學習!
不明就理的讀者讀了這位中年婦女寫的文章,大概會以為多半的美國男人都象她丈夫那樣,習慣跟太太算小錢,習慣自己掙錢自己用,習慣不養家不養孩子,習慣不對一個完整的家庭承擔丈夫應該盡的義務和責任。
其實,在我看,這個中國婦女和他的美國丈夫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或者是普遍意義上的美國夫妻關係,充其量就是一對有性關係的合住者的關係,說他們兩個是丈夫和妻子,還不如說他們是roommate(室友)。
其實,這個中國女人不過是嫁了一個美國社會里也極為少有的小氣板兒而已,但仍然要自欺欺人地把對方加以美化,想起來,不知道是該為她祝福還是為她嘆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糊弄中國讀者也許還糊弄得過去,但是,對在美國居住的,熟悉美國國情的人來說,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因為是再婚,這個男人對她和她的女兒心存戒心,與她的婚姻,與其說是負責的夫妻關係,還不如說是兩個人湊合著過日子。
我有很多女友也嫁了美國丈夫,聚會聊天的時候,她們會在一起互相交流生活經驗,嫁美國丈夫的女朋友們也會說說和美國丈夫的家庭生活,感情和相互關係,聽得多了,我個人感覺,美國丈夫們和中國丈夫們沒什麼兩樣,籠統地說,外形上有差異,本質都差不多。
雖然也聽說一些美國人習慣夫妻經濟分開,家庭內部實行契約化生活方式,也看過一些擁有許多財產的美國夫妻在婚前做財產公證,也瞭解一些美國夫婦雙方劃分家庭財產的案例,但就我所知,我的那些嫁給美國人的女朋友們,沒一個做過所謂的婚前財產公證,也沒聽說過她們的丈夫和她們在金錢上分得那麼細,搞你是你的,我是我的那一套。畢竟要一個屋簷下過日子,畢竟除了金錢關係還有感情,夫妻雙方共同操持一個家庭,共同撫養孩子,都分得那麼細,緇銖比究,涇渭分明,那麼家就不是家了,改叫證券交易所好了。
夫妻雙方沒孩子的還好說,各掙各的,各花各的還能算得清楚,要是有了孩子呢,共同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該如何劃分夫妻雙方的支付?是否連給孩子買多少個尿布,多少罐奶粉都要一分為二?誰做飯,誰夜裡起來給孩子餵奶?不做飯不餵奶的那一方是否要付錢?要是夫妻有一方因養育孩子無法工作掙錢為自己付帳怎麼辦?
家庭生活中,夫妻關係當中,並非一切的付出都可以用計算機算清楚,大財產上可以有婚前財產劃分,還算合情合理,小的例如生活費之類,只能採取有多少能力出多少能力的方式來處理,哪裡算得那麼清楚?
對於無產階級來說,因為沒有財產,當然是無需考慮財產劃分問題的,我們可以暫且不談。可是,對我的那些女朋友們來說,她們的美國丈夫幾乎都是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大家都是有房子有車,有股票有存款,有養老基金有人壽保險,有的人家還有度假別墅和第二棟房子,雖然都不是百萬富翁,但是,都不是一窮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