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虎娃隨即就打消了這個想法。就算了解了天刑又怎樣,難道該做的事情就不做了?假如那樣的話還談什麼修行,也不可能修至世間法的盡頭、求證最終的飛昇成仙。如果因此動搖了心境,反倒會成為修行的關障,天刑不天刑,反倒無所謂了。
等到太乙真的能求證地仙成就,又選擇繼續前行,到達了某種境界時,自會有所感應的,比如虎娃在此之前,就隱約感覺到天地大劫終將到來,這種感覺隨著修為越來越高是越來越清晰的,此刻只不過是提前明悟了。
虎娃已清楚,歷代天帝以及他所認識的倉頡與伯羿,其實都經歷過這一切。倉頡先生就很清楚天刑為何,但他卻沒有告訴虎娃,更沒有告訴弟子侯岡,原因不難理解,修士首先應該面對的就是人間的事情。
比如眼前的伯羿,儘管知道天刑為何物,自己終將承受什麼,他也照樣在斬殺妖邪,否則還談什麼修行呢。師尊不必那麼早就和弟子談及天刑,這種事情,至少要有九境地仙修為,才有資格去漸漸瞭解,否則談也無用。
但這並不代表師尊不會給予弟子應有的指引,比如各宗門尊長都會告誡傳人注意很多事情。並制定門規限制某些行為,不要以為掌握了神通法力,行事就可以肆無忌憚。人的一切都是天地所給予,若妄想可以毀天滅地,實際上最終只能是自我毀滅。
山神理清水當年並未突破九境修為,但他好像也有所預感。曾經特意提醒過虎娃,行事應儘量避免有傷天和,就算必須要斬殺和消滅對手,達成目的也儘量以最小的代價。
其實這些話都不必虎娃再去提醒太乙,太乙可是巴原西荒神木族中的青先生,以他的脾氣,絕不會做什麼有傷天和之事。其中的道理實則只有一句話,人必須對天地有所敬畏。
天刑躲不過,修士能否儘量化解天刑的威力?這當然是可以的。比如伯羿的做法就很明智。不因自己的強大而隨意亂射神箭。而世上還有很多人,想幹什麼已不必親自動手了,或者到了一定修為之後,便不再去理會世間俗務紛爭。
有人或許會有困惑,借刀殺人可能比親自動手殺人更陰險;用力砍出一刀和輕輕捅出一刀,其結果也可能一樣的,但為何天刑的威力就會不同,老天爺是否不公平?但天地無所謂這種公平。天刑就是規則,而且天刑的威力。亦不僅僅是對形體的傷害。
若總是在琢磨這些問題的人,恐也不必為天刑去擔心,因為他們根本修煉不到那一步。
虎娃若有所悟時,伯羿正在經歷天刑,它彷彿發生在另一個並不存在的時空,所以也說不清是過了多久。既可能是彈指之間,也可能是永恆無盡。但從人間來看,就是虎娃一愣神的功夫。
飛蜈還在山腳下打滾呢,伯羿的身形又重新出現在山頂上,他仍然端坐。彷彿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渾身上下亦是毫髮無傷。但他真的沒有受傷嗎?對於仙人而言,哪怕受了再重的損傷,表面上也是看不出痕跡的。
虎娃彷彿感應到了天刑的結束,又重新睜開眼睛並展開元神。伯羿的氣息明顯變得虛弱了,神氣法力亦有極大的消耗。他並沒有說話,而是閉上眼睛在涵養恢復,儘量使自己的傷勢穩定下來。
那隻飛蜈也停止了翻滾,悄悄抬起了身子,就像一條十丈長蛇立起了頭顱。它長長的觸角在空氣中顫動,似乎在感應著什麼,身體無聲無息的離地飄行,繞著伯羿所在的山峰轉了一圈。
它在查探周圍的動靜,這隻本命蠱蟲已有化境修為,相比一般修士,它的本命神通更加強悍而詭異,且知覺異常敏銳。在通常情況下,附近所有的異狀都逃不過它的查探。
虎娃卻沒有暴露,他選擇的地方很隱蔽,不僅有亂石叢遮擋,還處於礦脈交錯之處,地氣能遮蔽與干擾神識,而且虎娃將氣息收斂得接近於完美,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