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的事了。”口中卻不表贊同,“走,咱們走近些去,聽聽她們的談吐。”
一邊說著,一邊又不禁嘆了口氣。——瞧著這幾位千嬌百媚的小姑娘,瞧著她們柳條兒一般的身姿,花朵一般的臉蛋,瞧著她們幾乎是蓬勃而出的生命力,遮不住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般,對這世界青澀而好奇的少女風姿,瞧著她們面上純真的笑意——
再想想當年……
唉,再想想當年。
第271章
徐循絕不是唯一一個去檢視秀女們的主子;在她首肯了六名秀女的素質以後,太皇太后、太后非但遣了身邊真正信用,不能稍離的心腹前往閱看;而且也在安排著適合的時機;可以親眼瞧瞧這些秀女們。倒是皇帝的意志,在這件事中較為無關緊要,他只能在最後選擇的時候稍微地提一下意見,一如當年太孫選妃一般;多數是走個過場而已。
這六名秀女也的確是十三省千挑萬選送上來的;除了禁得起考察的家世以外,個個均是姿容過人、氣質清純。往年徐循等秀女所經過的那幾關;如夜裡偷聽有沒有呼聲;暗中觀察其言行舉止;斷其品行等等,這幾位也是一一地經受了過來——竟沒能黜落一個,只有一位張氏女水土不服,進宮後竟病倒了,只好搬到內安樂堂去修養數日,太皇太后聽說以後,嫌她身體底子似乎略薄,再說也不夠出色,便已經退出皇后的角逐,且看皇帝的喜歡,是否要收入後宮封妃罷了。——一般來說,皇后是由家長定下,但在皇妃的選擇上,皇帝還是有一定自主權的。
以徐循所見,萬氏女姿容秀麗出塵,一手女紅也做得很好,平素裡寡言少語,禮數上卻又周全得很,可算是淑女中的典範人物,和她幾次見面,餘下幾名秀女,都能看得出心中的戰戰兢兢,唯獨萬氏女夷然自若,單單是這份氣度,已令人覺得不凡。她私心裡是看好萬氏女為後的,餘下錢氏女、劉氏女二女,都是笑口常開的和氣性子,如白玉團兒般惹人喜愛,也很得徐循喜歡,只是她卻不想栓兒挑中這兩人為妃,倒不如放出去自行婚嫁,以她們的家世,以及經過千挑萬選的天家認證,只怕是想要低嫁都難了。
她也和太皇太后說過此事,“這幾個姑娘,家世都算相當,若選中了一位皇后,餘下的不如送回家去也罷了,免得留在宮中,也是給將來的皇后添煩惱。”
“這卻又麻煩了。”太皇太后的看法卻早定了下來,“總不成幾年內,宮裡就只有皇后一人吧?少不得也得預備幾個德才兼備的妃嬪放在後宮裡的,今次選秀,已經是花費巨大,驚擾百姓了,難道不幾年內還要再來一次?”
自從吳美人事件後,她對宮人上位的意見就很大,以這個角度來看,在秀女中留下幾人為妃,倒也是最合理的選擇了。
儘管理論上也知道,即使這一批姑娘逃出去了,下一批秀女依然還是會被選進來的,但畢竟看見了真人,心中還是會有所不忍。徐循也覺得自己挺矛盾的,要解決此事,還是得從根子上著手。——不過,現在皇帝還未親政,太皇太后也還活著,又的確還是為時尚早了。
太后對未來的皇后,自然也是關注的,她身份貴重,不便頻繁出面,只召來幾女,到清寧宮吃過一次茶,回來私下也是看好萬氏女,“矯矯不群,那份氣質、心性,就的確超出餘女甚多,說老實話,栓兒要不是皇帝,我還真覺得有點配不上她呢。”
徐循其實也是這麼看,不過太后可說這話,她不好說,只好但笑不語,“就不知道老孃娘作何選擇了。”
“也進來都三個月了,宮禮宮規都是學得飛快,六個孩子確實都聰明的,”太后也道,“東廠那邊,也都傳回了資訊,家世都清白,家風也不錯,過幾日老太太身子好著的時候,接過去看看,應該也就能定下來了吧?”
“也都是好孩子,”徐